-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记者重走郑和航海路故事
女记者重走郑和航海路故事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3月17日,世界航海日,让我们再次聚焦海洋的蓝色文化,聚焦郑和,这不仅是让大家了解这位中国航海先驱,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更是为了表达世界平等往来、开放互利、和谐繁荣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巅峰时期,当属郑和下西洋时代。当年他七下西洋,一切本着开展平等贸易,从未对他国构成任何的威胁,带去中国人的友好情谊,堪称人类历史上首次伟大的和平之旅。
驻足21世纪初,武汉一位女记者范春歌再次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四下西洋,追寻600年前先祖留在18国的遗踪。
不能忽略的海洋文明史
2000年,《武汉晚报》选择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追访选题。重走郑和路就是为了唤起世人对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的关注,进而思考人类文明的走向。人选自然落在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身上。她曾以独行中国万里陆疆、三赴西藏、登上南极扬名新闻界。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向世界展示了明朝的强盛,促进了中国与海外的友好交往,直到今天散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一提起郑和都引以为自豪。但对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后人并不是十分了解。当然因素很多,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记录非常少,以致后人研究郑和难度很大;另外历史学家了解的都不多,一般人了解的就更少。” 范春歌说:“我原以为只有我在关注,因为郑和是中国人,当我在找资料的时候,才知道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在1998年就走过并做过郑和的选题;英国探险家也在我出发那年,一个人驾着一条小船沿着郑和的航线一直到达非洲。郑和既不是美国人,又不是欧洲人,为什么西方人会关注这段历史?这让我们很脸红,我们说自己没有魄力、眼光和视野去做麦哲伦和哥伦布,但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做我们自己的探险家、我们历史上的人物?既然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都在研究探访郑和遗迹,我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于是范春歌决定重走郑和航海路。2000年7月11日,也就是郑和下西洋595周年纪念日那天,范春歌在同月同日、同一地点――江苏太仓刘家港,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
“共享太平”并非虚言
范春歌乘飞机坐轮船一路追寻郑和,到处能看到“和平遗产”。
在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一幅幅油画再现当年西方人登陆马六甲的情景。登陆者手持火把、刀剑,以征服者姿态面对土著。画作并非虚构,马六甲的炮台、碉堡遗迹呼应了画中场景。油画中,有两幅是中马史,画面上身穿朝服的郑和率使节会晤苏丹。一侧,礼品堆积如山。郑和面容祥和,画面友好亲善。强烈的对比下,战争与和平,一目了然。据记载:暹罗欲攻打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求救中国。皇帝朱棣让郑和带信给暹罗国王,劝他收兵。朱棣应马来西亚请求,颁赐镇国碑并题诗其上,该碑文收录在《永乐实录》中。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竖碑该地。
在印度科钦,古时称科枝国,中国番属国之一。1405年,郑和登陆科枝国时,带来永乐皇帝应科枝国王请求撰写的“勒石封山”碑文:“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据史料:郑和船队携带大批能工巧匠,沿途传播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技术在科钦岛上的一块石碑中得到验证――“中国渔网大约于公元1350年至1450年从中国传至科钦。”科钦人告诉范春歌,“中国渔网的传入使大海成为我们的银行。”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藏有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在锡兰(斯里兰卡)立下的“布施碑”。碑文由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写成: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丝绢五十匹,织金宝幡四对,古铜香炉五对,金莲花六对,香油二千五百觞……3种文字让范春歌意识到,“中国对印度半岛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和文化是一视同仁的。”
南非的友好礼物
范春歌一路求解。郑和是否到过好望角?《瀛涯胜览》《星槎胜览》没有记载,但有一句模糊言语“去中华绝远”。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推测:“1420年,有一条中国船横越印度洋,通过迪布角外的男岛、女岛绕过好望角,向西和西南方向连续航行2000海里,40天后又回到迪布角。”郑和航海图研究专家朱鉴秋认为,1420年的船队非郑和莫属。
没有想到范春歌在南非驻中国使馆办签证时,使馆人员霍杰士告知她南非国会档案馆藏有中国古地图,它绘出了非洲大陆。亦是航海爱好者的霍杰士对郑和到过好望角深信不疑。霍杰士一说,范春歌如同发现新大陆。霍杰士帮范春歌联系到了南非史学家贝利。在南非,贝利让范春歌在电脑上看到了绘在丝绢上用篆体汉字写就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它长180厘米、宽145厘米,清晰地绘出亚非全貌,世界尽头恰是好望角。贝利告诉范春歌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