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龙记者力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春龙记者力量

孙春龙记者力量   孙春龙的名片上印的是《?望东方周刊》的总编辑助理。作为新华社旗下的新闻记者,孙为人熟知是因为他的四川地震系列报道,《临汾的忧伤》,《娄烦:被拖延的真相》,“佘祥林冤案”报道等让行内称道的报道。   而近些年孙的故事里更多的似乎被几个字覆盖,“远征军老兵”。      面对老兵      我觉得这个敬礼最起码让他内心的那种不安、焦虑、委屈,等等这么多东西可能在那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包括党派之间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可能也就会烟消云散。   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这是孙作为一个记者无法回避的宿命,我的理解是,他终究会遭遇这么一场故事的。   一个老兵曾说过一句话,他说:“你们不抗日,那你们应该去国殇墓园看一看,看看我们那帮兄弟是怎么死的。”这是2005年的事情,孙后来说“很惭愧的是那时候我对国殇墓园一无所知,对这段历史也一无所知。”   当然现在孙可以不必这么过于谦虚了。他的《异域1945》此前刚刚在昆明举办了相关的发行仪式。 孙认为:整个社会大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很不够清晰,了解的还不够充分。孙希望能通过其他的渠道让使这些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   于是催生了那本《异域1945》。   从初始到现在,孙接触了上百名老兵。身为记者,孙对于那段历史的认知觉得很自然。“回头再发现,造成今天的这样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政治方面的博弈,这些人成了牺牲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以一种更为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对于这些个体,我觉得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尊重。”   2009年他带了九位老兵从云南回国,机舱里的乘客们得知飞机上坐着远征军的老兵,集体鼓掌。而老兵走过口岸的时候,大陆执勤的武警礼兵向老兵敬礼,很多人都看到了那张图片:老兵面对年轻的武警士兵的敬礼,抬起右手,还礼。   这是孙春龙自己去争取到的一个细节。他说,我做这么多事,有一个原则,就是希望能在细节上给这些老兵给予更多的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英雄。   孙争取到了武警部队的支持,包括宣传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而士兵们举手的瞬间,老兵在开始回礼,这个镜头被??悟成了一种别样的意境。   “这个敬礼最起码让他内心的那种不安、焦虑、委屈,等等可能在那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包括党派之间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   而这种恩怨情仇确实能烟消云散吗?   孙缓缓的表述到:我想,可能是一个开始吧。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可能最起码让老兵感觉到不会再以一种防备的心理来回到他的祖国,这种事情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做,因为毕竟积怨太深了。      安慰与救赎      我要管的是你有什么需求,你有没有找到家。我做的更多的是人性化的一些东西。我希望能从这些角度来给他们一些温暖。”   孙春龙希望通过他的《异域1945》,描述战争结束之后老兵的命运。因为高官们都会有人为其写传记。而散落在异国他乡深山老林里的最普通最底层的士兵,往往被我们所忽略。这些个体的命运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湖南老兵李锡全回乡的时候,湖南民众自发的到车站去搞了一个很大的欢迎仪式。孙春龙认为:应该说民众通过各种渠道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获知之后,他们还是希望能给这些老兵一种安慰,包括救赎或许很多人知道了这段历史以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并感觉到惭愧。所以就会自发地去做这么多事情。   孙曾经说过:要让老兵像英雄一样回家。   孙亦觉得,这个希望达成了80%――虽然说他们回国之后各种欢迎仪式非常隆重,但是更多的是民间层面的一种方式。从头至尾,官方的参与度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和力度。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2005年的时候老兵们领到了国家颁发的纪念章,孙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进步。但是他觉得纪念章只是一个开始,它昭示的就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老兵。其次,官方的这种慰藉与尊重应该表现到每一个老兵的身上。而不是选择代表性地来做。“我一直在说,对个体的尊重一定要上升到国家的层面。”   孙亦肯定其代表的是个体,他无法代表他所供职的单位。“如果我能和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如果结合不起来,我就利用自己的一些业余时间去做。”   对于戈叔亚、方军、余戈等人,孙亦表示了他的尊敬。“我和他们虽然都是关注这段历史,但我可能更多的关注个体命运,他们是从历史真相的角度去做。我做的是救一时,但是他们是救一世。我不管你有没有打过内战,哪怕你是一个叛徒,一个逃兵。我要管的是你有什么需求,你有没有找到家。我希望能从这些角度来给他们一些温暖。”      温暖与尊严      我们欠这些老兵的、欠这段历史的。   作为官方媒体新华社的记者,孙告诉记者,他的报道从来没有受到任何的限制,没有任何约束。他亦肯定,一些关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报道与叙述会逐步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