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任穷对我们一家关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任穷对我们一家关怀

宋任穷对我们一家关怀   1968年6月8日,我的爱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被毒打致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七机部部长宋任穷的关怀下,桐斌的冤屈得以伸张。尽管后来宋任穷调离了七机部,但他对我们一家一直关怀备至。      桐斌被迫害致死,   冤屈长期没有得到伸张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七机部陷入一片混乱。七机部是搞航天工业的,属于国防尖端技术部门,保密性强。当年无论是配备各级领导干部,还是挑选技术干部和工人,都是好中选优。七机部的队伍在政治上、业务上都很强,是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一支极其宝贵的队伍。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挑动和破坏,造成七机部大乱不止。“九一五”和“九一六”两派斗来斗去,打来打去,派战不息,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闻名的“老大难”单位。我的爱人姚桐斌就是在此期间被毒打致死的。   姚桐斌,1922年出生,幼年家境贫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边逃难、边谋生、边求学,立志读书救国。1945年,他毕业于当时迁到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随后到重庆北碚的矿冶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他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1951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桐斌作为中国留英学会主席向毛泽东主席发出致敬电,并得到回电。1953年,他因领导爱国活动被英国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得不离开英国,去德国亚亨工业大学任研究员。1956年在瑞士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底,他怀着“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到祖国。   回国后不久,桐斌便到刚刚成立的国防部五院(七机部的前身),领着十几名大学毕业生开始创建中国自己的航天材料研究机构,担任材料研究室主任。七机部成立后,他担任航天材料研究所所长。1958年以后,他主持了几百项具有开拓创新的课题研究。特别是中央确定“两弹一星”继续上马的决策后,迫切需要解决制作导弹的材料不过关的难题,他于1961年组织制定了导弹材料工艺的研究规划,并致力于这项工作。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桐斌对七机部的无政府状态和科研生产???序混乱深感痛心和惋惜。但是,他不愿随波逐流,仍坚守岗位,照常工作。他对人说,“‘文化大革命’过了以后,我们还要大干一场”。但“文化大革命”尚未过去,他却于1968年6月8日被毒打致死,年仅46岁。   桐斌被迫害致死后,我怀着悲愤的心情,一直为他伸冤。周恩来总理得知桐斌遇害的消息后,因震惊而将手中的茶杯滑落到地上,气愤地说:“姚桐斌是我从海外要回来的专家,国家需要这样的专家!”他马上让协助自己工作的粟裕乘直升机前往七机部调查,严办凶手,并要七机部军管会开列了一份对重要科学家的保护名单。李先念副总理也曾就桐斌被迫害致死的破案惩凶问题作出指示。尽管如此,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由于七机部的混乱局面,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未能得到落实。当时,七机部的领导更换频繁,每次来了新领导,我都写信申诉,请求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破案惩凶的指示。但是我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桐斌的冤屈长期未能得到伸张。      宋任穷出任七机部部长,   使我看到了希望      1977年10月,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来到七机部,出任部长。我知道他当部长后,并没有急于找他申诉。我想先看看这位部长怎样处理七机部的混乱局面后再作决定。   宋任穷到七机部后,确实和以前的几位部长不一样。他面对七机部长期混乱的局面,深入群众,反复进行教育,要求七机部内部增强团结,搞好科研生产。从1977年10月到1978年12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宋任穷昼夜忙碌,连节假日都不休息。他先后到七机部在北京的第一、二、三、五研究院,各研究所及直属工厂,还到内蒙古、川北及南京的部属单位,看望干部、科研人员和工人,也看望了一些老同志、老专家,同他们进行了交流和座谈,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嘘寒问暖,并尽量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困难。   当时,七机部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干部有1.8万余人。宋任穷到任后,在提拔技术干部时,凡符合德才条件的,不论参加过哪一派群众组织,都坚决提拔,给予适当的安排。这些措施,加快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   1978年春节期间,宋任穷等领导到陕西和内蒙古看望第四研究院及七机部三线人员时,恰逢暴风雪袭击,大雪封山。同年6月,宋任穷又到062基地视察。062承担着洲际导弹的部分任务,但该基地地处偏僻山区,职工生活十分艰苦,科研生产条件也很困难。宋任穷原想对那里的情况作一次全面的了解,以解决存在的困难。但他毕竟已年近古稀,且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磨难,身体虚弱,这样的劳累使他病倒了。由于病情严重,当地军分区派来医疗组,但宋任穷高烧不退,不得不将他送回北京治疗。   宋任穷在七机部时,还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