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候选人万林
附件1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
(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
候选人: 所在单位: 推荐渠道: 推荐类别: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推荐领域: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
□转化创业
□科普及社会服务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 国 科 协 科 技 部 国 务 院 国 资 委 填表说明
一、基本信息
推
荐
人
选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出生年月 国 籍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行政级别 专业技术
职务 工作单位及职务 学科领域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工作单位性质 工作单位行政区划 办公电话 手 机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 编 联系人 办公电话 手 机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编 推荐
类别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推荐领域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
□ 转化创业
□ 科普及社会服务 二、学习经历(从大学或职业教育填起,6项以内)
起止年月 校(院)及系名称 专业 学位 1973.9-1976.7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 三、主要工作经历(6项以内)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976.7-.3 江西冶金学院 助教 1985.4-1995.7 南方冶金学院 讲师 1995.8-2000.10 南方冶金学院 副教授 2000.11-至今 江西理工大学 教授 .1-至今 江西理工大学 四、国内外重要社会任(兼)职(6项以内)
起止年月 名 称 职务/职称 2008.1- 中国钨业协会 顾问 《》杂志 编委 2004.1- 《中国钨业》杂志 编委 1998.1- 《中国钼业》杂志 编委 《》杂志 编委 五、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六、重要成果列表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年,证书号码:20-J-215-2-03-R01,主要合作者:。 ”,是对1781年和1841年以来的钨冶炼酸、碱工艺体系的革命性创新。金属收率达99.1%、加工成本降低51.4%,率先实现了白钨高效冶炼和废水零排放。 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证书号码:2008-J-215-2-05-R01,主要合作者:肖学有、杨幼明、聂华平、徐志峰、羊建高。 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制取的技术,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证书号码:J-06-1-01-R01,主要合作者:杨幼明、聂华平、陈邦明、石忠宁、徐志峰。 离子交换法生产仲钨酸铵,对外经济贸易部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89年,证书号码:8820112,主要合作者:范树生。 发出独有的仲钨酸铵离子交换,大幅度提高了工作交换容量和单柱产量,降低了试剂、水和能源消耗,我国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 “钨酸铵溶液净化方法”,发明专利:ZL201210164500.X,1/5发明人:万林生、孙丽、徐国钻、李红超、赵立夫 基于“钨酸铵溶液中钼渣对磷酸铵镁的吸附-共沉淀作用”的重要发现,筛选碱式碳酸镁作为除磷试剂,使难以凝聚沉淀的磷酸铵镁与先生成的钼渣发生吸附-共沉淀,解决磷酸铵镁难以凝聚沉淀的关键技术难题。
对含P浓度0~5g/L的钨酸铵溶液,在碱式碳酸镁理论用量1.3~1.6倍,pH值8~10,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3℃的条件下,除磷率达99.5%以上,溶液中P的浓度降至0.004g/L以下。
“钨冶炼过程产生的除钼渣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ZL201310429671.5,1/4,发明人:万林生、赵立夫、舒柳飞、李红超 通过一次稀氨浸出钨、二次浓氨加硫酸铜浸出钼和CuS 渣返回主流程除钼的回用工艺,实现了有价元素钨、钼、铜的全部综合回收以及钨和铜直接返回钨冶炼工艺进行再利用,钨、钼、铜的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7.7%、95.4%、99.5%,大幅度降低了钨冶炼成本。
“除去钨酸铵溶液中微量磷的方法”,发明专利 :ZL201510178206.8,1/3,发明人:万林生、王水龙、王海龙 针对钨冶炼离子交换解吸所得钨酸铵溶液中磷浓度往往超过技术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