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模设计工程评估手册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模设计工程评估手册2

第三節 澆注系統 * PCEG Page 37 工程標準處 圓形 U形 T形 澆注系統 冷料井 分澆道 澆口 半圓形 六邊形 正方形 Z形 球形 倒錐形 直澆口 點澆口 側澆口 護耳澆口 薄片澆口 搭接澆口 扇形澆口 盤形澆口 潛伏式澆口 主澆道 PCEG Page 38 工程標準處 冷料穴 分澆道 澆口 塑件 主澆道 澆注系統設計原則 ※ 結合型腔布局考慮: 1.盡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以便設置平衡式分流道; 2.型腔布置和澆口開設部位力求對稱,防止模具承受偏載而產生溢料現象; 3.型腔排列要緊湊,以減小模具外形尺寸. ※ 消除冷料; ※ 塑料耗量要小; ※ 排氣良好; ※ 防止塑件產生缺陷; ※ 生產效率; ※ 塑料熔體流動特性; ※ 熱量及壓力損失要小: 1.斷面尺寸盡可能大; 2.盡量減少彎折; 3.流程應盡量短; 4.表面粗糙度要低. PCEG Page 39 工程標準處 一. 主澆道 主澆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體入口處,主流道一般由澆口襯套构成. D=d+(0.5~1)mm R=R0+(0.5~1)mm L以小于60mm為佳 α=2°~5° 澆口襯套 机床噴嘴 主澆道 PCEG Page 40 工程標準處 二. 分澆道 1. 分澆道的截面形式 圓形 U形 半圓形 正方形 梯形 正六邊形 PCEG Page 41 工程標準處 2. 分流道的截面尺寸与加工性能,注塑成形工藝性能的關系 分流道的截面尺寸應跟据塑件的 成型體積、塑件壁厚、塑件形狀、所用塑料的工藝性能、注射速率及分流道的長度 等因素來確定. 計算分流道直徑的經驗公式: D=0.2654w 1/2 L 1/4(mm) D--分流道的直徑 (mm) W--塑件質量 (g) L--分流道的長度 (mm) 三. 冷料井 冷料井是用來儲存熔體前鋒料流中的冷料,主要是用來儲存注射間隔時期由于噴嘴端部溫度低而形成的冷料. PCEG Page 42 工程標準處 a. 主流道的正對面 1. 開設冷料井的部位(主要有以下三種) b. 分流道的轉彎處 c. 塑件熔接痕末端 冷料井 主澆道 冷料井 分澆道 主澆道 澆口 冷料井 熔接痕 PCEG Page 43 工程標準處 2. 冷料井的形式: a. 溝扣型 b. 錐形 c. 溝槽型 d. 倒錐型 四. 澆口 澆口是澆注系統最主要的部分,澆口的形式、尺寸大小、位置及數量對塑件的質量影響很大. PCEG Page 44 工程標準處 1. 直接澆口或豎澆道式澆口 經驗數据 d=d1+(0.5~1.0) α=2°~6° D≦2t L60為佳 r=1~3 注: d1:注射机噴嘴孔直徑 α:流動性差的塑料取 3°~ 6° l: 塑件壁厚 優點 缺點 用途 成型品尺寸精確,品質佳,充填性好,壓力損失小,不需加工流道. 注入口與成型品分離不易,容易留下明顯的澆口疤,且澆口附近殘餘應力大,使平淺塑件易發生翹曲變形,對單噴嘴射出機而言一次僅能成型一個塑件. 多用於熱敏感性及高粘度塑料,以及具有厚截面及品質要求較高之成型 品,混有纖維之塑料也可用此種澆口或可用於大型模具. (一) 澆口形式及尺寸計算 PCEG Page 45 工程標準處 2. 點澆口 注: K: 系數,為塑件壁厚的函數,見表注.為了去除澆口方便,可取l=0.5~2 經驗數据 l=0.5~0.75 有倒角c時取 l=0.75~2 c=R0.3 或 0.3×(30°~ 45°) d=0.3~2 α=2°~ 4° α1 =6°~ 15° L2/3L0 經驗公式 d=NKA1/2 澆口殘痕小,加工容易,可自動化,澆口位置限制性小,澆口附近殘餘應力小,對投影面積大或易變形產品可設置多點進膠,以減少變形量. 優點 缺點 壓降大,模具結構複雜,開模費用高,產生毛邊多. 多用於多模穴模具及中部進膠,用以替代薄形澆口及直接形澆口,也可用於偏心進膠,對熱穩定性塑料如PE,PS等較適用. 用途 PCEG Page 46 工程標準處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