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海卓北欧最年轻侨领
李海卓北欧最年轻的侨领
25岁,在很多人还自认为是孩子的年纪,李海卓已经成为活跃在北欧侨界舞台上的最年轻侨领、青年社会活动家、歌唱家。他的名头有一串:芬兰芬中人民有好交流协会华委会主席、欧亚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穿梭于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在海外宣传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把中国的物品输送到国外,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到国内,为祖国的建设牵线搭桥。
李海卓说自己的成功没有什么秘密,无非是理想和坚持。理想让他走出国门,事业的坚持让他再次回国。
追随没有国界的音乐
1996年,当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杨伯亚教授出差回来,刚到琴房,一个小孩子就闯了进来。杨教授正在诧异,却见这位不速之客自我介绍起来。他说他叫李海卓,喜欢唱歌,但是父母不同意,一定要请杨教授听听他唱歌怎样。
李海卓这时候才13岁。
1983年,李海卓出生在黑龙江省友谊县一个普通的家庭里。6岁那年,父亲买回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是这个小小的屏幕为他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神奇的世界。每次看到文艺节目的时候,他都会马上静下来,坐在小板凳上看得如痴如醉。
也就是这时,小海卓痴迷上了音乐。
刚开始的时候,他偷偷摸摸的在小树林练唱歌,父母虽然知道,却没怎么在意。直到发现他真的着迷了,怕他耽误了学业,就坚决反对他唱歌。
13岁的李海卓已经非常有主见。他从收音机里听说,曾培养出牟玄甫等著名歌唱家的杨伯亚教授是最好的声乐教授。
坐了12小时的火车,李海卓只身来到了哈尔滨。几番周折进了杨教授的琴房,说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一路上的辛苦。杨教授被他的真情打动了,让他免费试听,杨教授觉得他的声音条件很好,是块璞玉。
这年五月,杨教授推荐李海卓参加了黑龙江省“天鹅杯”青少年歌手大赛。没有想到的是他竟获得了第一名,并获得“全省十佳青少年歌手”称号。
在意外的冠军面前,父母终于转变了态度。从此李海卓开始自由地追逐他的音乐梦想。
1998年,李海卓以专业成绩第一名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师从???名声乐教育家赵德山教授。
这块璞玉开始被雕琢并逐渐辉耀光芒。2000年李海卓捧回文化部“首艺杯”全国新人大赛民族声乐组十优金奖,毕业时在母校演播厅举办了独唱音乐会。2001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青少年歌手世纪行大型展评活动中李海卓又荣获“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歌手奖”。
这些可圈可点的履历为他赢得了四所国外音乐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几经权衡,李海卓选择了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2001年9月,18岁的李海卓走进了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校门,开始追寻音乐王国的梦想。
从歌唱家到文化产业经营者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虽然音乐没有国界,但是语言却是学习的第一障碍。李海卓必须一边学习语言,一边熟悉了解西洋作品。
李海卓知道自己有天赋,但是他距离成功还隔着很多汗水。他严格要求自己,在别人休息的时间里,也勤奋地学习。
努力就有回报。很快,他的指导老师――世界著名歌唱大师马蒂费尔教授对他青睐有加。年度专业的示范公开考试,李海卓一曲唱罢,马蒂费尔教授不禁起身拥抱他,称赞说:“是个金嗓子!”
当李海卓作为惟一的旅奥中国青年歌唱家,在“首届联合国亚洲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上演出时,更是以一首轻快活泼的《达坂城的姑娘》博得满堂热烈鼓掌。坐在前排的奥地利外交部长瓦尔德纳女士甚至在演出结束后特意留下单独接见了他。
但是在音乐上的成就却无助于解决他的生存问题。“我的父母只是普通人,为了我,他们吃了很多苦。我读艺校时学费就很贵,父母为了省钱总吃辣白菜,把房间租给别人,自己睡在客厅的地板上,冬天就加床单薄的被子。他们为我已经尽了最大能力。我不能再张口了。”
于是,到餐馆刷盘子、当服务员、当调酒师、打杂……很多穷困留学生做过的事情,他都经历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么我所经历的劳苦应该要告一个段落了!”当他的手指因刷盘子被泡到发白,当他每天打工结束疲惫不堪时,李海卓不想再做这样的工作,他开始决定向苦难挑战。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他要学以致用,靠自己的特长去经营生活。
李海卓不仅在音乐方面有特长,他看事物还很有宏观的眼光。在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学习期间,他就很大胆地曾针对当时的音像市场和文化市场贫困艺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给时任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写过信,孙部长在亲笔回信中称赞他是个有抱负的孩子。
由于他的组织能力强,在当时已经担任了维也纳地区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会长,常常参加奥地利地区的留学生代表会。通过交流,他发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