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天使or战争魔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天使or战争魔鬼

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一位化学家,虽早已长眠地下,却曾给世人留下过关于他的功过是非的激烈争论。 这个人,就是上世纪初世界闻名的德国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 哈伯于1868年12月9日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 他先后在柏林、海德堡和苏黎世求学,师从著名化学家霍夫曼和本生。23岁时,德国皇家工业科学院破格授予他化学博士学位。 1906年,哈伯在600℃高温、200兆帕高压条件下,用锇作催化剂,以氢气和氮气为原料,成功得到氨浓度为6%~8%的产率。 1909年,他又用原料气循环使用的方法,成功提高氨、氮混合气率。 1913年,哈伯在工业化学家博施的帮助下,建成一座日产30吨合成氨的工厂。 哈伯的合成氨生产方法震动了全球化学界,并产生划时代效应。他被称作解救世界粮食危机的科学天使。 1915年4月21日夜间,哈伯亲临比利时伊普雷前线指挥德军秘密安放数以千计的氯气罐。 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 同年12月9日,德军又在伊普雷战场使用哈伯新研制出的毒气——芥子气。 10天内使英军1.4万人中毒。此后,交战双方竞相研制及使用化学武器,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统计,化学武器在一战中对130万人造成伤害,其中有9万人死亡,幸存者中约有60%的人因伤残离开军队,在历史上留下惨痛的一页。 图为英军中的伤残者,其中许多人双目失明。 哈伯由曾经的科学天使变成战争魔鬼。他妻子克拉克竭力劝阻哈伯,可惜毫无效果。万念俱灰的克拉克于1915年愤而自杀。 1917年,他毅然辞去化学兵工厂厂长和部队的所有职务。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因害怕被当作战犯而逃到乡下躲藏了约半年。 191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因哈伯在合成氨发明上的杰出贡献,决定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全世界科学界一片哗然,褒贬不一。 面对接踵而至的掌声和唾骂,哈伯平静地说:“我是罪人,无权申辩什么,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弥补我的罪行。” 通过对战争的反省,哈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在他卓有成效的领导下,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成为世界上化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之一。 友好的接待,热情的指导,不仅得到了科学界对他的谅解,同时使他的威望日益增高。 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大肆迫害德国犹太人。尽管哈伯是著名科学家,但也和其他犹太人一样遭到残酷迫害。 被自己祖国抛弃的哈伯接受了剑桥大学的邀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流亡英国,并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 1934年,哈伯应邀担任巴勒斯坦著名反法西斯犹太人组织的希夫高级研究所所长。 但是在去希夫研究所的途中,哈伯的心脏病发作,于1934年1月29日在瑞士逝世,终年66岁。 我知道化学反应的结局,唯独不知道自己的结局。到底是因为有我,历史才如此,还是因为历史如此,才有我的故事? 地下,如果马蹄声碎杀声依旧阵阵,哈伯还会为当年的错误而懊悔吗?也许,他会看淡民族间的争斗,在离子分子间自得其乐吧。 * *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