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清代乌什局被裁撤的原因
小议清代乌什局被裁撤的原因
高宇翔
乌什局在清代回疆铸钱局中具有特殊地 来运送,徒事迂回,台站几无暇 日。且钱局内所
位。首先,乌什局存在的时间与回疆其他钱局 需之各行匠役均系阿克苏回民,每年按春秋两
相比较为短暂。不过,其他钱局——叶尔羌局、 季派赴乌什工作。又钱局内所需之烧柴木炭亦
阿克苏局 、喀什噶尔局、库车局——均曾因为 系由库车、库尔勒、布古尔、沙雅尔、赛里木、拜
政治 、战争或其他原因而长期中断铸钱,乌什 城等六城回民内轮年派赴乌什常川砍柴烧炭,
局在 33年中从未关局停铸、之后也再未重开 以供鼓铸。奴才等推原旧制,缘乌什均系三十
铸钱 ,乌什局的发展历程最短暂、却又连续而 二、三十三等年陆续移驻,穷苦 回民无力当差
完整。其次,乌什局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应役 。不能不派及各城,而各城 回民奉派远涉,
至嘉庆 四年 (1799年)间是回疆地区唯一钱 动辄经年,实属不无苦累。奴才等悉心酌议,应
局,在清政府统一回疆地区的特殊历史条件 请将钱局仍移回阿克苏,不惟铜斤、铁器、沙
下,它顺利完成了对整个回疆地区回收民间准 土、罐泥不致徒劳台站,即各行 匠役亦均得于
噶尔旧币、改铸新式方孔圆钱 、铸造钱币支持 本城供应,其砍柴烧炭等事尤应于就进筹办,
驻防官兵的薪饷发放、维持地方货币流通与经 均不得远派各城。”①
济发展等重要任务,是清代回疆各钱局中少有 一 般认为,乌什周边资源条件的限制是乌
的能够 “独当一面”的钱局。 什局最终迁回阿克苏的主要原因,不过 ,对清
既然乌什局有如此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为 代天山以北的 宝“伊局”考察发现,其所在地北
什么在 30余年后又迁回阿克苏?本文通过查 疆重镇伊犁同样 “素不产铜”,②却能陆续维持
阅史料,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清晰的梳理。 铸钱——至咸丰、同治年间依然繁荣——而没
一 、 资源条件限制 有因为周边资源条件的限制而被撤销。因此,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政府在乌什 资源条件不应是乌什局撤销的主要原因。
事变后迫切需要稳定回疆局势的背景下,阿克 二、回疆中心城市转移
苏局移驻乌什是仓促之举。与阿克苏局建立之 乌什在人 口与经济方面本非回疆中心城
初拥有的六座钱炉相比,乌什局在仅有两座钱 市,乾隆三十年 (1765年)爆发事变后 ,原驻喀
炉的条件下就仓促开铸,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 什噶尔的 “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移至乌什,
及时补充回疆货币流通的不足、平抑钱价、发放 一 批满汉官兵也驻乌什屯田,乌什因此成为回
薪饷,但乌什筹办钱局的各项条件和能力均未 疆政治、经济、军事的 “总汇之地”。在一定时期
经过周全考察,为乌什局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内,乌什作为回疆中心,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根据嘉庆四年(1799年)参赞大臣觉罗长 加速了乌什地区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强和巩固
龄的奏折记载: 了清政府对回疆地区的统治。不过,将回疆中
“窃查南路钱局 旧设于阿克苏, 自乾隆三 心由喀什噶尔迁往乌什毕竟是特殊时期内的
十一年参赞大臣移驻乌什,亦将钱局移于乌什 仓促选择,随着乌什城人 口、经济、社会的恢
安设。是不惟钱局所用铜斤系在阿克苏购买, 复 ,以及回疆地区局势的 日趋安定 ,乌什城的
即逐 日所需之沙土罐泥亦系在阿克苏刨挖往 中心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
· 新疆钱币 · 2l
第一,乌什虽处于回疆腹地 ,但 “地僻不临 第三,边境上的军事威胁对回疆中心转移
大路”,③在地理位置方面并不具备作为回疆中 的影响更为显著。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清
心城市的绝对优势。阿克苏邻近乌什,原是回 政府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回疆时,大和卓之
疆东部的中心城市,乌什事变后清政府将阿克 子萨木萨克和卓脱逃境外,长期以来一直觊觎
苏官兵全部迁往乌什,阿克苏接受乌什的管辖。 回疆政权,尤其在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后
然而阿克苏却地处交通要道、“地当冲途”,④日 大肆活动,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