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我国教育思想萌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不仅培养出弟子三千,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是指先天性因素,“习”是指后天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以天赋平等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无分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便“未尝无诲”。
这一论述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具有民主思想和公平意识。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孔子推行“有教无类”的有力实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有教无类”的内涵就是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高校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让一个困难生失学、辍学,杜绝教育乱收费,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其举措是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其举措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性。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是中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实践的第一人。“因材施教”一词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方式的概括,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格、兴趣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向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比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才能确定培养目标;孔子对子路、冉有两个学生“闻斯行诸”一问作出绝然相反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确定教学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本质是强调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培养。
高校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象孔子一样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和个别差异(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明白高校学生中存在差异的除家庭经济方面外,还有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最后,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手段,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意思是“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辟”。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时非常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 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认为教学的意义不重在“授之以鱼”而重在“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启发教学时他往往采用“叩两端”(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效果显着,正如他的学生颜渊对他这样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颇具启发性。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龙湖后工项目A地块一期业态平面布局规划37P2009年11月27日.pdf
- 2010-吉林四平宏泰购物中心商业装饰设计计划书2010 年 11 月.pdf
- 2010年江苏溧阳月星家具国际广场项目客户定位分析及项目营销策略总纲(51页)2009 年 11 月 18 日.pdf
- 2010年韬睿惠悦保险行业整体奖酬调研客户分享会2010 年10.pdf
- 2010纸箱技术之流水线生产工艺提升与缺陷解决2010 年5 月28 ~30 日.pdf
- 2010鹤年堂康复养生健康管理项目整体规划纲要刘晓敏 20100905.pdf
- 2011-2012青岛市房地产年报世聊颐高.pdf
- 2011-2012中国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行为研究报告艾瑞咨询集团.pdf
- 2011年2月武汉房地产市场月报湖北中原地产.研究部.pdf
- 2011年上半年汽车自主品牌市场形势分析报告_奇瑞公司 范星.pdf
- 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新规定(包括MBA、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doc
- 中南大学博士后研究开题报告书中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制表.doc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5P.doc
- 中国专利申请代理协议北京集佳知 识 产 权代理有限公司.doc
- 中国书画全书目录汇总.doc
- 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报告——珠三角篇主要讲述了珠三角仓储业的特征、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doc
- 中国兰炭市场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型的炭素材料.doc
-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版).doc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贷款风险预警工作指引本指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doc
- 中国别墅市场报告-上海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