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健康生活方式 唐代女性的生活方式.doc
女性健康生活方式 唐代女性的生活方式
唐代之前的女性形象,以谦卑恭顺、纤细清秀的面貌出现。至唐代,女性审美发生了变化。曲眉丰颊、丰颐厚体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近日,由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等五家博物馆推出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结束。展览以86件精美文物,印证了唐代女性活泼奔放、雍容富丽的生活方式。此展览即将在镇江博物馆等地巡展。 晨起菱花照影 唐人爱风雅。梳妆打扮更是女性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温庭筠的(《菩萨蛮》描写唐代女子起床照镜时的娇慵姿态:“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女子起床时已是日上三竿。照照镜子,发现自己蓬头乱发,于是她一番梳头洗脸,又照镜子,哎呀,那个仪容不整的女子形象一点点消失了。于是她慢吞吞、意迟迟地画蛾眉,扑香腮,最后再在头上簪上鲜花。打扮停当之后。她穿上了白天的正式服装,对了前镜,又对后镜,只见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尤其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光闪闪、亮晶晶。刚才还是睡懒觉的女人。此刻已摇身变得那么华贵、美艳和精致。 同样是写照镜,唐朝诗人贾岛借青铜镜里的影像,夸奖朋友新婚妻子的美丽:“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由此,菱花照影,照出了唐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她们很在意自己美丽的容貌和娇柔的体态。更讲究华贵的服饰。 蟾蜍玉兔月宫铜镜(图一),口径14厘米,圆形,圆纽。主纹桂树参天,嫦娥衣裙飘拂,树下玉兔捣药,金螗跳跃。铜镜通体白光。西安博物院藏。其精良的铸造工艺充满活力的造型、纹饰风格。均折射出唐代太平盛世的光芒,盛唐气象溢于镜表。 嫦娥服药升仙说,自汉代以来流布甚广。唐代出现的月官镜。亦与当时道教神仙说滋盛。与道家所提倡的炼丹服药、羽化升仙有关。 在化妆方面,唐代女性更是多彩多姿。不仅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 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高达百万两!对于敷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唐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 在唐代,对于眉毛的崇拜可以说达到了巅峰。初唐时期流行柳叶眉、却月眉。《全唐诗》中一首赵鸾鸾的《柳眉》道出了眉毛的重要性:“弯弯柳叶愁边戏,湛湛菱花照处频。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一双画得很有形、黛色清湛的眉毛,让整个面庞都显得有“精神”。生动鲜明,富有活力。却月眉又称“新月”。比柳眉更为宽阔,两端尖锐,眉身弓曲。因其形状如一轮新月,故名。 盛唐时期流行一种分梢眉。其式内尖外阔。两梢上翘-在用色上内深外浅。眉梢部分用干笔擦开。故云“分梢”。 中唐时。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 晚唐时盛行鸳鸯眉,先是在宫廷中流传,后普及于民间。它和乌唇、赭面等妆饰配合在一起。在当时有“元和时世妆”之谓。另外,在唐代名见经传的眉还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唐代女人爱美之心的浓烈。 《唐书百官志》中记载:“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这种妆也是上文提到的“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代女性画口红的时候,是用指尖挖起一点口脂,直接向嘴唇上“点”“注”“匀”。白居易《如梦游春诗一百韵》写道:“朱唇素指匀,粉汗红绵扑。”女人涂得艳红的嘴唇上,永远散发着昂贵,奢侈的香气,这点让男性们非常迷醉。韦庄《江城子》写到准备与之共度一夜的一位女性:“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还没听到她的声音,先感受到了她唇上的香气,这的确是很撩人的体验。 唐朝贴花钿成风。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