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水体
专题三 水体、地壳运动及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
【高考点1】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6)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且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2.河流水系特征
【解题方法技巧
1.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水体本身的特征表现,从流量大小、水位高低、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和凌汛等方面进行分析。
2.水系特征——水系是指江、河、湖、海、水库、渠道、池塘、水井等及其附属地物和水文资料的总称,从源地、流向、流域、河道等方面考虑。
3.影响分析——从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方面理解二者的区别;从二者对航运的影响理解二者的相似性。
【高考点2】洋流及其在地理现象判断中的运用
1.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2.判断南、北半球
(1)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2)根据洋流的性质判定
3.确定季节
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定风向,根据风向定季节(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高考点3】板块构造理论
3.明确一些区域的板块位置。如澳大利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南美洲以西的太平洋海底属于南极洲板块。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高考点4】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实践意义
1.判断背斜和向斜构造可依据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冀岩层较老的是向斜。(如图A为背斜,B为向斜)
2.综合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①褶皱——水平运动;②断层——升降运动;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2)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高考点5】地质作用与地貌
1.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谷地(地形倒置)。
(1)流水地貌:①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水蚀地貌(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瀑布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形成漏斗区、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瑶林仙境);②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中下游形成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如黄淮海平原、崇明岛、珠江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2)风力地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如雅丹地貌);②风积地貌(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3)冰川地貌: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蚀地貌(如北美五大湖、芬兰的许多湖泊、挪威峡湾);冰碛地貌(日内瓦湖、东欧平原上的垄岗)。
(4)海浪地貌:沿海地区的海蚀柱、陡崖、海蚀穴、海蚀拱桥等侵蚀地貌;沙嘴、海滩等海积地貌。
【高考点6】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判断
第一,明确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区别。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②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其海拔高度和所处纬度。山体所在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③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另外,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还有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专题四、人口、城市、交通
【高考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与人口迁移的影响
1.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如农业社会是传统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