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说算盘
也说算盘-企业管理论文
也说算盘
潘春华|文
算盘,又称祘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由于算盘运算方便、快速,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不仅钱庄、银号、酒楼、粮店、药铺等商家必备,普通家庭也几乎都有一把。即使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
旧时,算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是理财离不开算盘。以前看一个人会不会理财,首先是看你会不会打算盘,因为不会打算盘,就意味着不会算账,一个不会算账的人,自然就理不好财。其次是打算盘是谋生的一门基本技能,钱庄银号职员、商家账房先生等许多职业都必须学会打算盘,再烂的账,都可以“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地算得清清楚楚。
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早在公元200年左右,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中就有关于:“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也”的记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文献中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数术记遗》还记录了十四种古代算法,而用珠的算法就有“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九宫算”和“珠算”五种。唐代末年开始见到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算除法歌诀。由此可见,算盘和珠算皆由筹算逐渐演变而来。
算盘之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中,算盘之中”,并已出现有横梁穿档的大珠算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珠算学者余介石、殷长生等人对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考察,发现位于全图最末端有一个“赵太丞家”药铺,在其柜台上放着一把五档算盘,这是目前发现最早记录算盘形象的画作。元代,算盘的使用已十分流行。宋末元初诗人刘因就写了我国第一首《算盘》诗:“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就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到了明代,算盘的应用已由商贸、教育向科研领域开拓和发展。
宋代以后,中国出现许多珠算论著,南宋数学家杨辉的《乘除通变算宝》,载有“九归“口诀。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的推广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不断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该书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此外,明人吴敬《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记载了珠算的有关算法。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算盘》:“古人布算以筹,今用算盘,以木为珠,不知何人所造,亦未审起于何代。案陶南村《辍耕录》有走盘珠、算盘珠之喻,则元代已有之矣。”清代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也有关于算盘的记述:“算盘者,经营之归宿也。京师铺店开门必响算盘,似有点数节奏……”
算盘一般呈长方形,也有呈正方形、圆形、柱形等,大小不一,大的要人抬,小的可以藏入口袋。算盘周围有框,内有轴心,俗称“档”,通常为9档、11档、15档,档的上端中间用一根横梁隔开,上端两颗珠,每珠为5;下端五颗珠,每珠为1。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指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珠算时配有口诀,便于记忆,运算简便。
算盘珠和边框的质地有木、竹、金、银、铜、铁、玉、瓷、陶、景泰蓝、象牙、骨、玻璃、塑料等;档的材质也有高低之分,有藤、牛筋、铁、银、铜、铝、竹木、不锈钢等。比较珍贵的当数牛筋档,价值不菲。质优的算盘是红木制的,珠重杆滑不连带,打起来“叭叭“作响,富有节奏。中国现存最早的算盘是西元1444年制造的一把七珠二十五档算盘(第十五档缺),现流落于日本。铅山民俗博物馆有一把方形三区六挡的算盘,十分罕见。明初时,中国算盘流传到日本,其后又流传到俄国,又从俄国传至西欧各国,对近代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算盘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明代作家施耐庵在其《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塑造了一位手托大算盘的神算子蒋敬。《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所以周老爷打了这个算盘,认定主意一直叫他。”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十六章:“赵雄所以愿意这样做,是有他自己的算盘的。”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记载了一则“算盘灯谜”:“贾政又看迎春的,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打一物。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迎春生性懦弱,作者以算盘“别人拨一拨才动一动”的特点,暗示她“被动”的一生。
现代作家茅盾在其《林家铺子》中,更是多次运用算盘来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