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滚动专题训练(三) 隋唐以来君主专制的强化及政治制度 (共21张PPT).ppt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滚动专题训练(三) 隋唐以来君主专制的强化及政治制度 (共21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滚动专题训练(三) 隋唐以来君主专制的强化及政治制度 (共21张PPT)

*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滚动专题训练(三) 隋唐以来君主专制的强化及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封建社会制度所一直伴随的君主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被加强。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唐朝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隋朝 措 施 朝代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清朝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明朝 创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元朝 一、选择题 1.制度创新是隋朝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列属于隋朝的制度创新的是(   )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 ③科举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2.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衰》中写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隋唐时期,成功开放了公权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权,这得益于(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B 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 A.减少宰相人数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C 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的朝代是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D C 6.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B 7.在明朝统治下,儒教已成为一种万能的正统,它深知谬误的学说对于社会的危险。对经典的解说,已经被固定下来,不容争议。材料中“对经典的解说,已经被固定下来,不容争议”。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兴办太学 C.八股取士 D.殿试制度 C 8.(2016·广东)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B 二、非选择题 9.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百家争鸣。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秦朝:《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焚书坑儒)。汉朝:设太学,置明师,设立学校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