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问题探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问题探究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问题探究 以比较法与国际私法为视角* 口 霍政欣** 内容摘要 国际文物追索诉讼由起诉时文物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并依据 “物 之所在地法”确定准据法是各国普遍遵循的做法。各国关于文物归属的实体法律 冲突较为严重,美国法对原告最有利,而大陆法则较为不利。对于战争期间流失、 且早已被外国博物馆或个人公开收藏并展示多年的中国文物,一般无法通过诉讼追 索之;对于流失多年、但下落一直不明,近年来才得知其具体情况的文物,要视其 转让所在地国的法律来判断诉讼的可行性;对于近年来流失的文物,一旦获知其具 体下落,应积极采取措施,尽早提起国际民事诉讼予以追索。 关 键 词 文物;追索;实体法;管辖权;冲突规则 目 次 一、引 言 二、各国实体法律的比较研究 (一)普通法国家/地区 二()大陆法国家 (三)比较分析 三、国际文物诉讼的冲突法问题 (一)管辖权 二()冲突规则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09年教育*部社会科学人文研究项目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国际私法 问题研究” 青(年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一、引 言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归属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利 益,更关乎其文化主权,甚至民族情感。作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不仅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联系 历史与现实的重要纽带。然而,自鸦片战争起的100年间,中国国力衰微,饱受外 强欺凌,战事不断,导致大批珍贵文物惨遭盗抢并流失海外。20世纪80年代以 后,随着国门打开,一些不法分子无视法律,大肆盗窃馆藏文物、盗掘古墓并进行 走私,这更加剧了我国珍贵文物的流失。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目前中国流失海外 的文物数以百万计,精品即达几十万件,至少分布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 里,另外还有上万件在私人手中。[1]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常有中国文物以天 价拍出的新闻爆出,2009年2月,佳士得公司在法国巴黎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 更是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物犯罪以及文物的跨国非法交易自20世纪后期以来在整 体上呈迅速增长之势,这给文物原属国及原所有人带了巨大的财产及文化损失,亦 对国际法律秩序的稳定构成重大挑战。[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颇为复杂,概言之,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不断高涨的文物价格已使文物贸易成为暴利行业。据 估计,遭盗抢文物的非法贸易额当前已达到每年1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成 为仅次于毒品走私的利润最丰厚的非法贸易之一。[3]在国际经济动荡、资本市场低 迷的背景下,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因其稀缺性、保值性,更成为国际资本青睐 与追逐的对象。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崩溃,再一次使国际投资资 本认识到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并诱使大量资本转战文物市场,从而直接导致文物 价格在经济危机时期不降反升,文物贸易已成为反经济周期的典型产业。[4] 第二,文物贸易的高度保密性也是文物盗窃猖獗、非法贸易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文物在遭盗抢后,盗抢者很少会长时间持有之,他们会通 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的使文物尽快进入国际文物贸易市场。 “这是一个对文物如 参见高升:《国际法视野下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策略研究》,载 《湖南科技大学学[1] 报》2008年第6期,第48页。 Gilbert&Sullivan,The[2]NeedforCivil-LawNationstoAdoptDiscoveryRulesinArtReplevin Actions:AComparativeStudy,Tex.L.R.Vol.70,1992,p.1432. SymeonC.Symeonides.AChoice-of-LawRuleforConflicts[3]InvolvingStolenCulturalProperty, Vand.J.TransnatlL.Vol.38,2005,p.1178. 参见 《文物价值没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