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文化、殷、尚、周、春秋、战国、汉古玉鉴别要点汇编
                    
		冼奕儒
第一部分;真古玉的特征
? ?如今的书籍文章实在是太多,把人们搞糊涂了。专家高手的认识方法也不相同,有人侧重工、有人侧重沁、有人侧重纹饰、很多的都是凭感觉(看得多了自然有一种自我判断,但是要说具体的又说不上来)、最高的境界就是神态(新手就更认为虚渺了)。能不能用几个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呢?
1、古玉必须有老旧感,发自玉质肌理内部的老旧,而不是表面的一层。??原因很简单,长期埋在地下的玉器,玉质的内部受沁开始变化,老旧感是由内而外的。作假的玉质很新很嫩,表面做旧看上去似乎很旧,被蒙骗上当。
2、包浆;真正的包浆是整体布满的
? ?包浆就是玉质长时间受空气氧化,自然形成的皮壳(只要露在空气中都会被氧化)尤其是在沁的表面也有包浆,这点很重要,表面有一层玻璃光。作假的一定会破坏玉质表面,使表面失去光泽,沁上也没有包浆(时间短与空气氧化不充分)
3、沁;有内沁和外沁
? ?内沁更重要,一定是发自玉质内部的受沁状态,沁色浓重过度自然,自然的晕散状态,不论是块状,丝状都显得那么天然。对于受土沁的天然蚀孔(放大镜下特征是外口小内堂大,并伴有结晶体)一定是真古玉,无法作假。外沁是活的,经过盘玩会变浅或者没有了,一旦入水后又会浮出表面。
4、自然的开裂钝化
? ?在裂缝部位用放大镜就可以看到像久旱的土地的裂缝一样,缝隙表面呈V字形钝化、自然。看见这个特征真古玉无疑。新的作假的裂缝都是闭合紧密的。
5、古玉的自我修复粘合状玉浆
? ?古玉有自我的修复功能,在裂缝处经常会看见一种粘合状玉浆,这种状况比较神秘,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
6、先工后沁
? ?古玉是先完成做工,入土后在受沁,工在下沁在上。沁的自然状态是连续的,如果是沁被工切断了,就有后添工的可能,需要加以提防。7、磕碰处、断开处一定是与整体的包浆一致
? ?古玉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磕碰,或者断开缺失了一部分,那么他的断开面大多是圆滑的(经常抚摸)包浆与其他部分一致。
8、做工;一定是与生产工具联系在一起的
?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动工具。工具的使用代表这生产力的发展,做工由粗到细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把工具做得更精细。不管是手工磋磨还是陀具的使用和电动工具一定反映他的时代背景,特征也完全不同。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我会在下面各个时代特征中尝试着加以说明。
9、神态;是代表着人们世界观的认识
? ?神玉阶段(古拙的信息扑面而来)、皇玉阶段(霸气十足)、民玉阶段(世俗与美好的寓意)反应的不同阶段的人们的审美和思想意识,一件艺术品首先它是美的,能读懂他的含义就是对神态的理解。再结合沁、工、纹饰等的综合考量,隔着很远你就能接收到它的信息。第二部分;各个时期古玉的鉴别要点
一、史前文化的红山古玉
鉴别要点;
1、一定给你一种古拙的美感,很神秘,朦胧的,抽象的,因为人们把它当做与天沟通的神物,及其的崇拜。
2、给人一种圆润的感觉,即便是阳线,凸起的弦纹是一种3、、兽的眼部形状有圆环型、水滴型等多种,有的用阴线深刻,有的用极浅的凹线隐约刻出。线宽而浅,两侧似有坡
4、图纹线条均用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的凹槽表现,与其他时期有别。若用放大镜看,其中较粗的凹槽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陀具沿阴线的凹槽的横向琢磨后,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带动解玉砂顺着阴线凹槽方向来拉动摩擦。因此其上的阴线凹槽仍能看到先后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
5、打孔;红山玉器都有孔,一个或数个不等,有一部分是两面斜穿相通,有些是两面对面相通。孔内多留有来福线的穿孔痕,且打孔时对接不正,呈喇叭型或马蹄形。
6、玉器的边缘,由于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动物皮摩擦抛光,至今5-6千年之久,其表面仍光泽莹润和呈钝刃感(边缘不仅薄还有刃),用棉布一擦,包浆立现,包浆油润肥厚。
7、皮色;在红山文化做玉者眼中,原玉料的皮色是一种毛病,瑕疵在制玉前,把它几乎全部去掉。原有的玉料的皮色与入土受沁的沁色一定要区别开来,两者识别的根本之处是其上的包浆或熟旧感的有无。凡留有于玉料的原皮色者几乎可以断定为伪品。
8、鉴别中如能注意纹图底部及切口处与表面的新旧包浆情况的变化及其形体神韵和工艺细微处是否有红山文化的玉器特点。往往会得出正确
结论。
9、抛光,手工兽皮抛光力度小,表面有短小的弧线划痕。长而直的抛光痕迹有可能就是机械痕迹。
10、通透的红沁是长期侵蚀的结果,作假是无法达到的。
11、一般都是埋葬在1.5米的深度,北方的冻土,大多沁色较轻,也有沁成鸡骨白,但沁上有明显的玻璃光。
二、商代玉器
鉴定要点
1、 凹型边齿;凹型凸齿装饰(以下凹的方式显示凸齿),这是商代玉器独有的装饰,页是识别玉器时代的标志。
2、兽角;有三种
一是龙角,下部如粗柱,顶端有一圆锤,似未开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