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子学课件)第三章 节 种子发育.ppt
(一)多胚现象 1.真多胚现象 在同一个胚囊中发生几个胚的现象为真多胚现象。 形成方式有两种: ⑴由胚囊中的合子通过各种分裂方式而形成(裂生多胚),或由助细胞及反足细胞发育而来。 ⑵珠心或珠被组织在发育过程中,伸入胚囊而形成多胚,称不定胚现象。 图 美洲鹿百合的裂生多胚现象 A 胚囊上部,示由合子产生的胚团块;B、C 胚团块中的细胞增殖形成多个胚(Maheshwari,1950) 图 从助细胞发育成的胚 E-F 头巾百合,示两个原胚,在E中小的一个和F中右边的一个是助细胞胚; G 岩白菜,示双生原胚, 右边小的一个是从未受精的助细胞衍生形成(Maheshwari,1963) 图 从反足细胞发育成的胚 A 无毛榆,上部的是合子胚,下部是反足胚;B 鸭跖草,示在合点端形成一个反足胚(Maheshwari,1963) 图 紫萼不定胚的发育 A.胚囊的株孔端,示一个珠心表皮细胞在分裂,另一个形成数个细胞; B.示两个幼小的不定胚: C.三个原胚,中间的一个是合子胚,两旁的是不定胚; D .橙胚囊的珠孔端,示不定胚发生的早期 (Maheshwari,1957) 图 多胚现象 A.紫萼胚囊的珠孔端,示由珠心发育的多个不定胚。×200;B.橙胚囊的珠孔端,示由珠心产生的许多不定胚。 ×200 2.假多胚现象 从同一胚珠中的不同胚囊所产生的多胚,或通过2个或2个以上含有单独胚囊的珠心,互相融合所形成的多胚现象为假多胚。假多胚在桑寄生科植物中较普遍。 (二)无胚现象 植物种子中只有胚乳而没有胚,称为无胚现象,如伞形科植物胡萝卜,芹菜等常见 。 无胚种子产生的原因: (1)植物固有的遗传性所致,如伞形科植物; (2)不同种间的远缘杂交,受精后雌雄配子不亲和,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胚; (3)某些昆虫在种子发育初期吸取汁液,同时分泌毒素,引起胚的死亡。 (三)无性种子和无融合生殖 凡通过无融合生殖所产生的种子称为无性种子。 根据胚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包括单倍体孤雌生殖,单倍体孤雄生殖和非配子生殖(胚囊中除卵以外的细胞不经受精发育成胚)。 2.由珠心和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也称不定胚生殖。 (四)种子败育 胚珠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未能发育成具有发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称为种子败育。 引起败育的原因归纳如下: (1)生理不调 杂交不亲和引起的生理不协调,有3种情况:胚与胚乳都不能正常发育;胚乳发育,胚不发育,形成无胚种子;胚开始发育正常,胚乳不能正常发育,最后停止发育或解体。 (2)病虫危害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病虫危害直接损伤种子主要部分,或分泌物使胚中毒死亡。 (3)营养缺乏 自然条件或栽培条件不良而造成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缺乏或运转受阻而导致败育。 (4)恶劣环境因素,如冰冻、高温、药剂毒害等导致幼小胚死亡。 第二节 种子成熟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一、种子物理和生理性状的变化 1.种子大小的变化 一般先增加长度,其次增加宽度,最后增加厚度。 作物不同,种子体积增加的速率不同。 2.种子重量的变化 随种子水分的变化和干物质累积发生明显的变化。 鲜重在成熟后期达最高,后逐渐降低 干重随成熟度增加,到完熟期达最高 谷类作物种子 表 大豆成熟期间种子性状的变化 从表看出:大豆种子在绿熟期种子的长、宽、厚均达最大限度,但以后因失水及可溶性物质转为不溶性物质,体积反而逐渐缩小。 表 甘蓝成熟期间种子性状的变化 从表看出:甘蓝种子在绿熟期种子直径达最大限度。 3.种子比重的变化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含油量高的种子随脂肪的累积比重变化趋势降低。 小思考: 根据比重大小进行选种,对任何作物都能适用吗? 在某些情况下,黄熟后期到完熟期,种子干重略微降低,为什么? 4.种子发芽率的变化,有三种模式: (1)种子发芽率随成熟度而提高,如玉米、大豆; (2)种子在脱离母株前不具发芽能力,如银杏、冬青; (3)随着种子成熟度增加,发芽率呈现出由低向高,而后又降低的趋势,如小麦、大麦等有休眠特性的品种。 表 不同成熟度黄麻种子的发芽力 二、种子成熟过程的生化变化 种子的成熟过程即从胚珠发育成种子及营养物质在种子中累积和变化的过程。植株中的营养物质都是以溶解状态流入种子,逐渐转化为非溶解状态的干物质,主要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种子成熟期间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合成作用。 1. 淀粉的形成与转化 来源--开花前累积;成熟时制造。 ??? 禾谷类种子以成熟时制造为主,占种子糖类总量的60~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