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庭暴力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无修订版.doc

浅论家庭暴力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无修订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家庭暴力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无修订版

浅论家庭暴力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作者:耿洁媛、宋伟国 家庭是社会的个体组成部分,家庭的和睦,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据权威部门统计显示,直至2009年,我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介于29.7%—35.7%之间。随着家庭暴力发生率的逐年增加,家庭暴力已经成为法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的危害性极大,不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且容易诱发刑事犯罪,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为此,国家通过《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对家庭暴力行为予以禁止,并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权利予以特殊保护。但近年来,家庭暴力发生率的升高却无法与法院就家庭暴力作出离婚判决的数量成正比。究其根本,是由于家庭暴力受害人受到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男尊女卑”的心理,常常不愿将“伤疤”示于人前,由此错失了收集证据、保全证据的良机,导致证据灭失,才使家庭暴力案件囿于当事人举证难、法院认证难的困境,遭遇“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 证据,就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证据的基本功能,在于它具有证明一定事实存在与否的作用。对于法律活动来说,证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办案人员准确认定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正确适用的法律法规,从而作出正确裁决。在有关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人的举证能够帮助法官尽快了解案件事实,厘清案件思路,查证暴力行为并对于受害人一方予以保护。但由于家庭暴力自身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导致家庭暴力证据的取证较其他案件更为困难,又因家庭暴力起诉的离婚案件难以认定并作出正确裁判,直接影响当事人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家庭暴力的证据收集与保全成为了解决这一审判难题的重要途径。 证据收集,是指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证明的主体运用法律许可的方法和手段,发现、采集、提取证据的活动。证据保全,即证据的固定和保管,是指用一定的形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以便司法人员或律师分析、认定案件事实时使用。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是法律活动中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基础工作。引申到家庭暴力的个案中,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是从事法律活动的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实施程度、危害性大小、受害人一方获得社会和司法救济需求度大小等事实的前提。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法律对其作出如下划分:(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证据的表现形式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具体体现有: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过程中或此后,通过向妇联组织求助或向110报案等方式,请求第三方出面解决问题,妇联组织、派出所或有关调解机构作出的调查笔录,就可以作为书证使用。受害人因受暴力伤害到医院就诊,医院出具的验伤报告、伤情鉴定、门诊病历等也可以作为书证用于诉讼中。另外还有家庭暴力加害方为挽回感情,发出的短信息、写下的保证书、悔过书等,也都是属于书证的范畴。物证则包含了加害方在实施家庭暴力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及工具上的血迹,受害人一方受暴力时被损害破损的物品等。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有其他家庭成员亲见或亲闻,或者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向亲戚朋友的事实阐述,就可能转化为有力的证人证言。最直观、最能连续性地体现家庭暴力过程的则是视听资料,包括了证明存在家庭暴力的音频、视频等。这些证据的多样性,为受害人收集证据、保全证据,有效运用证据提起诉讼并获得公正裁判提供了契机。因此,受害人应当有意识地对上述证据材料进行收集和保全,且收集和保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程序瑕疵。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家庭暴力受害人首先应当摒弃“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想,敢于在遭受家庭暴力时“敞开大门”,让其他家庭成员、周边的邻居甚至村委会、居委会知晓。此外,受害人也要懂得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向身边的亲朋好友讲述家庭暴力发生经过、自身受伤害的程度等情况,让身边更多的人知道受害人遭受了家庭暴力及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及时阻止家庭暴力的升级,更为重要的是,其克服了家庭暴力隐蔽性的特点,使受害人在事后收集证人证言时更为有效。随着证人证言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有力克服这一证据种类作为单一证据时证明力较弱的缺陷,帮助法官在断案时灵活运用优势证据原则,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定。 2、家庭暴力受害人应当学会积极运用社会力量,及时向村居委会、基层派出所、110报警中心、街道司法所、妇联组织、双方当事人所在单位、12338投诉热线、法律168等政府机关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