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教育”失落反思与重建.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存在教育”失落反思与重建

“存在教育”的失落反思与重建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通常只着重于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而对于学生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却明显关注不足。因此,现代教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存教育”而非“存在教育”,教育的真正意又被无形中扭曲。本文通过对于“存在教育”的失落现象进行分析来反思其失落的原因,并试图重建“存在教育”。   [关键词]存在教育 生存教育 功利主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教育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取向。在教育实践中,只是着重于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而对于学生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却鲜有关注。现代教育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存教育”而非“存在教育”,教育的真正意义被扭曲了。因此,如欲领悟教育的真谛,应回归“存在”的渊源之地。   1.“存在教育”的失落。人是生活于现实时空环境中的存在物,这一自然的规定性决定了人无可避免地要依赖各种自然、社会资源,不可能摆脱生存问题。但人的特性又不允许人仅仅像动物那样生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存在问题”,如果没有“存在问题”的解决,人就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谓“生存问题”,就是指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中所要掌握的技能、本领等,即“以何为生”的问题;而“存在问题”,则是关于人活在世界上的意义或价值,即“为何而生”的问题。石中英就指出,“存在问题”区别于“生存问题”,后者一般只涉及具体的存在方式,而前者则关系到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和根据。从逻辑上说,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生存问题是人生的枝节问题,是建立在根本问题的解决或假定解决的基础上的。因此,教育作为一种面对人、为了人的活动,从本质上并非仅仅是“生存的”,还应是“存在的”。这种“存在的教育”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解决“存在问题”,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增加人的存在意义,教给人以存在的信念和智慧,积极寻找并发现人的存在之根,从而完成自我确认与自我发展,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然而,正如弗洛姆曾在大作《为自己的人》中指出:人征服了自然,人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的最基本问题――人应当怎样生活,却茫然无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得不说,弗洛姆基本上是对的。“生存”本应服务于“存在”,但当今的教育却主要局限于“生存”层次,还远未达到“存在”层次。教育只是在教人“何以为生”,却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进行思考、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与依据。这样的教育只能将生命个休“物化”或“工具化”,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时,它还在不断肢解人的生活,使人趋向于“有利益”的地方,仅仅满足于那些“能使自己获得利益”的技能或矢¨识,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这样最终的结果是,人受教育仅仅是为了占有知识,而不是用知识来丰富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甚至占有知识的目的也并非为了知识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中介,通过知识来获得或占有其他的东西。正是受这种逻辑的支配,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渐渐迷失了自我,麻木、无聊、空虚等消极情绪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也就成为学校里、社会上自杀以及残害他人生命事件屡见不鲜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这种只关注“生存”而忽视“存在”的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仅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使人“工具化”,从而“导致了人性的虚无,人本体性的存在价值全被抹杀。”   2.“存在教育”失落原因的反思。   2.1 思想理论的影响。   2.1.1 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不乏许多优秀的思想家,但总的来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是绝大多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因为“入世”就意味着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享受物质上的富足、地位上的优越以及权力上的占有。这些束缚着文人的思想和人生逻辑,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以说以工具性和功利性为标志的生存性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难免会影响到现在的教育。   2.1.2 近代西方理论的影响19世纪后期,蜥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诘问,无疑是对教育价值的一次深刻反省,在他的提示下,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当然,科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品,科学理应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如果科学在教育中被过度放大,就意味着教育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这恰恰迎合了“经济”口味。   而后,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又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这一理论的提出的确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理论无疑会产生一种副作用,使“教育发展仅仅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砝码,人接受教育,仅仅当作满足自己物质欲求的前提,是被当做一种生产力来塑造”。   此外,科学主义实证性的思维方式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同也将其影响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