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化学化工人汇总.docxVIP

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化学化工人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化学化工人汇总.docx

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化学化工人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表彰,授予于敏等16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等7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获奖人中没有化学家。然而,确实有许多化学家、工程师、化学教师、化工厂矿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过重大贡献。  中国核工业初创时期的“五厂三矿”(衡阳铀水冶厂、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兰州铀浓缩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以及湖南郴县铀矿、湖南衡山大浦铀矿、江西上饶铀矿)中就有成千上万的化学化工人。1956年至1965年北京大学原子能系(技术物理系)原子能化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学生就有844人。其中近100人在这些企业、30人在中科院原子能所工作,并创造很多业绩。  本文介绍几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化工专家。原子弹、氢弹的主装药均为化学品  原子弹是利用重原子核裂变瞬间释放能量产生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目前使用的核裂变物质主要有铀-235、钚-239和铀-233三种同位素。铀-235从天然铀矿中提取;后两种同位素由核反应堆生产。原子弹的核心部件是氘化铀,俗称“点火中子源”。  氢弹也称热核弹,是利用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轻核聚变只能在核裂变的高温下发生。目前通用的“干式”氢弹,常为“裂变—聚变—裂变”结构的三相弹(也称“氢铀弹”)。其基本构造是:热核装药、引爆装置(一枚小型原子弹,称为“扳机”或“初级”)和外壳(天然铀或贫铀;以铀-238为主)。其作用原理是:首先引发氢弹中心的铀-235或钚-239裂变、产生超高温,发生以下核反应:D + D --→ T + p + 4.03 MevD + D --→ He-3 + n + 3.27 MevD + T --→ He-4 + n + 17.6 Mev式中D、T、p、n、He-3、He-4分别为氘、氚、质子、中子、氦-3核和He-4核。  氘、氚热核反应产生的高能、快速中子,冲击外层的铀-238也能产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因此,三相弹的威力和比威力都很高。  氢弹常用的热核装药是常温常压下稳定的固态氘化锂-6。中国铀矿冶工业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首推杨承宗  从铀矿勘探、铀矿石开采、制备各级各类铀化物、进行铀235同位素浓缩,直至生产出金属铀,构成了核化工的产业链。中国从1950年代末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建立起若干个铀矿山、铀水冶厂,以及铀矿冶研究所、设计院、建筑公司,拥有了完整的铀矿冶工业体系。其业务范围涵盖铀矿采矿、选冶、铀纯化、铀氧化物生产、机械加工等领域,主要产品有重铀酸钠(铵)、三碳酸铀酰四铵、过氧化铀、八氧化三铀、二氧化铀等。  杨承宗(1911-2011)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46年赴法国居里实验室读研,1951年获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带回伊·居里夫人赠送的10克碳酸钡镭放射性标准源)时,向钱三强报告约里奥·居里先生要他带的口信:“告诉毛泽东!你们(中国)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先有原子弹”。1951年至1960年,他在中科院原子能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1958年3月调往中国科技大学,担任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系系主任。但在1961年3月,他的人事关系从原子能所转到中国科大后仅一个星期,又被“借调”到核工业部、任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五所)副所长,主持全所技术工作。时值苏联撕毁协议、停止援助、撤退专家,以及“大跃进”、“反右倾”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破坏,研究所人心涣散。杨承宗排除万难,领导大家在近乎无防护条的件下提炼、并提前3个月交出首颗原子弹所需的2.5吨纯铀化合物原料,为按时爆响中国首枚原子弹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开创了中国天然铀工业生产的历史。因长期放射性辐照,后来他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大幅下降。嘉奖首次核试验有功人员时,因为他的人事关系在中国科大、不在核工业部,因而立下汗马功劳的杨承宗教授,竟既未获奖又未晋升。1969年底,中国科大迁往合肥,五所军管会不同意他留下。杨承宗教授在其事业高峰期被迫离开。1978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2011年5月27日,著名放射化学家、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贡献巨大、淡薄名利、胸怀坦荡、乐观豁达的杨承宗教授病逝于北京,享年100岁。中国第一个核燃料、核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在包头  包头核燃料元件厂1957年筹建选址、1958年开建。1964年4月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原子弹铀部件;1964年9月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氢弹核心部件氘化锂-6。该厂生产的氟化铀,送往同位素分离工厂,进行铀235同位素浓缩,达到最低90%的比例后,即可用于制成金属铀,作为原子弹的装药。  曹本熹和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