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培训资料.ppt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培训资料.ppt

狂犬病 Rabies 狂犬病 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亦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 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在病理组织学上,以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Negri氏小体为主要特征。 病 原 分类: 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成员 形态和大小: 子弹状或试管状,病毒粒子的大小长约150nm,宽约75-80nm, 狂犬病病毒形态 狂犬病病毒的形态(二十八万倍) 该病毒可在大鼠、小鼠、家兔和鸡胚等脑组织;仓鼠肾、猪肾等细胞中培养。 人们将从自然病例分离到的狂犬病流行毒株称为“街毒”,其通过试验动物(兔脑内)继代,减弱毒力,用来制备弱毒疫苗(称为固定毒)。 病毒生物学特性 病毒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 狂犬病病毒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 可被直射阳光,20%肥皂水,70%的酒精灭活。 分布特点: 狂犬病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 内基氏小体:狂犬病病毒在细胞胞浆内寄生、增殖形成嗜酸性染色的的异常结构称为包涵体,也将其称做内基氏小体。 病毒生物学特性 流行病学 主要的贮存宿主是犬、野生食肉动物、土拔鼠以及蝙蝠等。外表健康的猫也是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 病犬和带毒犬是家畜和人的最主要传染源,而狼、狐、豺、猴、浣熊、鹿、蝙蝠、啮齿类动物、鸟类等野生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经病畜咬伤而感染,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由病犬、病猫舔触健康动物伤口而感染、还可通过蝙蝠叮咬感染。 病犬在出现临诊症状前10~15 d以及临诊症状消失后6~7 d内,其唾液内均含有病毒。 野生动物可因啃食病尸而经消化道感染。 呈散发性,季节性不明显,但晚春到初秋发病较多。 动物和人伤口越靠近头部或伤口越深,发病率越高。 流行形式呈一个接一个的链锁状。 家畜中隐性感染较多。 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 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 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 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 临诊症状 潜伏期: 差异较大,一般1周至2月左右,长者可达1年或数年 临诊表现: 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狂暴型 前驱期,精神沉郁或兴奋性增高,喜吃异物(如碎石、泥土、羽毛等)、经1~2天后,病犬进入狂暴期。 狂暴期:表现狂爆不安,或狂暴与沉郁交替出现。攻击人畜。 麻痹期:精神迟钝.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全身衰竭死亡。 犬麻痹型 病犬兴奋期表现不明显即进入麻痹期,常见张口、流涎、吞咽困难和恐水等症状,随后四肢及全身麻痹,衰竭死亡,病程约5~9天。 病犬的狂暴期,兴奋性增高,行为凶猛,狂燥不安,具有攻击性。 病犬的狂暴期,兴奋性增高,行为凶猛,狂燥不安。 病犬后期大量流涎 猪:发病后兴奋不安、攻击人畜、大量流涎,最后全身麻痹,经2-4天死亡 牛:一般表现狂暴型,与犬相似,经3-4天衰竭而死 羊:患病较少见,症状与牛相似,但兴奋期较短 猫:一般呈狂暴型,症状同犬相似但病程较短,出现症状后2-4天死亡 其他动物临诊特点 病理变化 病犬剖解,内部无特异性肉眼病变 中枢神经组织及脑膜肿胀、充血、出血 脑组织病理切片,可在脑细胞浆内发现特异性内基氏小体。 患犬大脑海马角细胞内有狂犬病病毒包涵体(MALLORY 三色染色) *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亚洲地区重点流行,人被疯狗咬伤后,如不及时抢救治疗,死亡率可达100%,严重威胁人畜生命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广泛使用疫苗接种和综合防制,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没有或消灭该病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 我国部分省市地区有本病的发生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