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理解文言词义
* 正确理解文言词义 主讲:卜昭荣 阅读文言文要随时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词的词义及词的用法. 一、文言实词词义及用法的归纳 文言实词词义及用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1.区分词的古义和今义 2.确定多义词的使用意义 3.通假字 4.判断词的活用及作用 5.练习 1.区分词的古义和今义 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是在沿袭、改造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文言词语古今同义。例如“短兵相接”一词中的“兵”,在古汉语中有几个义项(士兵、兵器、军事等)现代汉语中照例使用.但有些词语则古今异义,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例: 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其中的“尔”,古义为第二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做第二人称代词;“吾”,古义为第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中已不用. 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句子 尝射于家圃 久而不去,一狼径去 西蜀之去南海 居十日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次北固山下 可以为师矣 词 古义 今义 尝 曾经 吃一点尝尝 去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去 距离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居 止、停 住、住的地方 走 跑 脚交互向前移动 次 停宿 次序,等第 量词 可以 可以(之) 表示能或能够 2.确定多义词的使用意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中的重要语言现象.同是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能意义不同,用法不一. 例: 敌对、胁迫、攻击 (动词) 敌人 (名词) 恐前后受其敌 敌 盖以诱敌 目似瞑,意暇甚 意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神情、态度 心意、意图 止有剩骨 止 一狼得骨止 “止”通“只” 停止 狼不敢前 前 其一犬坐于前 前进、向前 (动词) 前面 (名词) 顾野有麦场 顾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看,看见 (动词) 反而,难道 (副词)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属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管 shǔ 连接 zhǔ 断绝(动词) 极高(形容词) 消失(动词) 君有疾在腠理 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恶如仇 小病 快 憎恨 飞漱其间,其间千二百里 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中间 jiān 间隙 jiàn 3.通假字 在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但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说”通“悦” “尔”通“耳” “杓”通“勺” “止”通“只” “还”通“旋” “汤”通“烫” “齐”通“剂” “阙”通“缺” 4.判断词的活用及作用 文言中词的活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词性变化 二、特殊的动宾关系 例: 温故而知新 尔安敢轻吾射 狼不敢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犬坐于前 屠大窘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孔子东游 不蔓不枝 故: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形作名) 新:新的(知识) (形作名) 轻:看轻,轻视 (形作动) 前:向前 (名作动) 洞:打洞 (名作动) 隧:钻洞 (名作动) 犬:像狗一样 (名作状) 大:十分,很 (形作副) 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 (名作动) 东:向东 (名作状) 蔓:蔓延 (名作动) 枝:枝枝节节牵连 (名作动)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2)人大姓文不 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主人怪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 以书,遂成大学(4)。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 鼎来;匡说《诗》,解人颐(5)。”鼎,衡小名也。时人 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 衡从之与语,质疑(6),邑人挫服(7),倒屣(8)而去。 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9)。”邑人曰:“穷(10)矣!”遂去不顾。 (1)逮:达到. (2)邑:人民聚集的地方. 引:城镇。又:县. (3)偿:这里指报酬. (4)大学:大学者.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