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比较分析.docVIP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比较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   [摘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在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两种理论在哲学基础、价值度量标准及价值与价格关系方面均不同,因此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大学商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58―03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商品两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双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人与人之间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劳动二重性理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进行的特定种类的生产劳动,它创造了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并且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不是个别的私人劳动而是共同的社会劳动。(3)价值决定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价值;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总劳动分配上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实现商品的价值量。(4)价值构成理论。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生产上消费掉的,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C);二是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三是剩余价值部分(M),所以商品价值W=C+V+M。(5)价值规律以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首先是价值决定的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其次是价值交换的规律,商品交换是按照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最后商品??换是依据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进行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因此,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价值决定价格要求商品价格与商品内在价值相一致;二是价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可能在量上与价值量相背离;三是价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质的背离,即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价格。      二、新古典边际效用价值论      在古典效用价值论中效用是指物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性质,该理论以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实体。而新古典边际效用价值论中以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作为价值实体,即把边际效用作为商品的价值实体,从而由客观效用价值论转为主观效用价值论。戈森作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奠基者和直接先驱者,通过对享乐的研究提出了两个规律:一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一个人对某种物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他所感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直到最后达到饱和状态;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要从一定量的财货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学派。   (一)奥地利学派。19世纪70年代,门格尔首先提出了边际效用论的基本观点,即价值取决于商品最不重要部分的效用,并在欲望分级表中用基数效用论说明了消费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另外生产资料价值是由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决定的,并提出“丧失原理”来规定个别生产要素的价值量。   维塞尔继承和发展了门格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边际效用”一词。所谓边际效用就是物品在被充分利用条件下所得到的最小效用。并指出在欲望尺度和相同财货的供给存在的前提下,同类财货的供给价值等于其数目的总和乘以边际效用。   庞巴维克提出了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他认为主观价值(即物品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决定客观价值(即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主观价值是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所谓效用不是指物品本身的客观属性,而是指物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它以人的主观估计为转移,是一种主观效用。并且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用性,二是稀缺性,前者是价值的基础,后者是使物品在一定场合具有价值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同时他指出边际效用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而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求和供应的关系。他还发展了门格尔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量是由它们所生产的一切最终产品中价值最小的那个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二)数理学派。杰文斯认为,效用实际上是物品所具有的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性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