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冬日里守望春寂寞.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业冬日里守望春寂寞

报业冬日里守望春的寂寞   对于中国报业来说,盲目悲观是不正确的,而某种程度上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精英意识”更是不可取,行业的重新洗牌会使中国报业变得更成熟与沉着      南京某报社的记者李晔(化名)每天八点半到报社,然后就是不停地寻找新闻线索并不时接听热线,如果遇到合适的新闻线索,李晔就去采访新闻当事人,然后回到报社赶稿子。作为毕业生,2005年8月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报社,实习了近3个月后方得以签约留用的她,对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这样的工作还是感到庆幸的。   但是进入报社工作后,一切远没有想像中的美好,从实习期开始,李晔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上,并且常常忙到深夜十一点才能回家,由于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她也不得不放弃大量的节假日与休息时间埋首于采写工作中,譬如今年春节她就只休息了初五一天。对于现在的她而言,能睡个好觉就是最大的愿望了,为此性格活泼的她最近把MSN的签名改成了“梦想:狠狠睡+好好吃”。   事实上,据熟悉媒体的人士透露,南京市场上的各都市报都在实行这种严格而近乎残酷的管理体制,有些处在转型中的报纸,甚至停止招聘正式员工,改以使用实习生,每隔一阵换一批廉价劳动力以节约成本。依然头戴“无冕之王”帽子的记者,其生存环境已大不如前了。身在传媒第一线、几年前还高枕无忧的他们,愈来愈觉得“寒冷”,而在“寒冷”背后的,正是中国报业“冬天”的突然降临。      冬天缘何到来?   南京的报业市场,经过1999年那场轰动一时的价格战之后,就从未回归过平静。各家报纸一直通过诸如改版、扩版、调整发行结构、改革内部考核体系等手段提升实力,说明争暗斗也好,说刀光剑影也罢,总之竞争是节节攀升,日趋白热化。2004年5月《服务导报》宣布休刊,这个也曾凭着“喝牛奶、看导报,一天信息全知道”而盛极一时的报纸的轰然倒下,让人备感壮士日暮的悲凉,而那些仍然活跃在南京报业市场上的报纸的生存境况也不甚乐观,广告收益已显露颓势,就连以前坐等广告客户上门的《扬子晚报》也不例外。   南京是中国报业的重镇,见微知著,整个中国报业的境况也可见一斑。4月12日,据中新社报道,由清华大学???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6年《传媒蓝皮书》中指出,以2005年为“拐点”,中国传统报纸已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   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2005年1-7月全国报纸广告经营额居前20位的报纸中,《北京青年报》与2004年同期相比,广告经营额下降了24.14%。而其他与之并肩、同被视为中国最强报纸的《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长率分别仅为7.86%、8.01%、4.96%。如果将刊例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差额考虑在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媒体的广告经营额实际也是负增长的。   当占报纸媒体总收入七成左右的广告经营额出现如此增长颓势的时候,喻国明教授两年前提出的“拐点”预言终成了现实,前几年还一片欣欣向荣的中国报业正走入漫长的“冬天”。   在中国媒体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国报业长期处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上高度集中,经济上依赖财政拨款,属于事业单位。旧有的体制之困,加之被重重分割的市场现状,很自然的,在中国媒体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折期中,报业市场矛盾凸现。   单从中国报业本身来看,直接的问题出在内容同质化上。事实上,报纸内容的同质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南京为例,虽然市场上有五六种都市报纸可供选择,但读者早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买一份报纸就相当于买了另几种报纸。记者李晔也例证说,2006年3月底,该报某日头版新闻图片不幸与《现代快报》撞车,拍摄画面几乎一样,同样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在其他报纸之间。   同质化的原因首先在于各报纸的定位趋同,你做综合型报纸,我也做综合型报纸;你主打民生新闻,我也主打民生新闻;你房产、汽车、文化休闲面面俱到,我也房产、汽车、文化休闲面面俱到。偌大的市场,如此多家报纸每日一期,当然是出了点事就一窝蜂迎上去,因新闻源相同而撞车根本不可避免。虽然此前许多报纸也曾想过以区别化的定位来避开竞争锋芒,但是碍于市场与受众有限,始终难以如愿。   进一步说,同质化的深层原因还是“四级办报”制度,这一制度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中国目前市场上现存2000多种报纸的状况。报纸已经有这么多家了,除了兼并成立报业集团,从政府到报社领导,谁也没有胆量大手一挥,就让哪家报纸直接退出市场,到底孰去孰留,还是得由市场竞争说话,这就得要一个过程。      冬眠抑或长眠?   跳出中国报业自身,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除了各报纸之间的市场争夺之外,相当一部分媒介“天空”早已被网络这一新兴电子媒体所侵占。   网络较之于报纸优势太明显了。从接受方式上,报纸是视觉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