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师最常被拷问88个问题揭秘.docVIP

理财师最常被拷问88个问题揭秘.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财师最常被拷问88个问题揭秘

理财师最常被拷问的88个问题揭秘   Sa:   早!   今天白天的时候听同事说股市已经到6000点了,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自己的股票已经赚了几个涨停。我插了一句话说我已经在八月份的时候把所有股票卖掉了,当时就被同事们嘲笑,呜呜,少赚了1000点。本来我以为5000点已经是最高点了,当时跟你讨论的时候还斩钉截铁的要“锁定收益”,看来又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现在又有点想重整旗鼓入市了,现在还是进场的时机吗?我有点犹豫,不过你还是先给我推荐几只股票好吗?   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前天你邮件提醒我的基金科讯要封转开了,分红是指什么,回归到一块钱是什么意思?我要赎回出来吗?还是继续持有。   还有,我不得不要抱怨一下,这不是针对你个人的,但帮我管理基金的同志为什么总是选到那么烂的基金,本来上个月还在第三名的,现在怎么又落后了,还没有我隔壁大姐的手气好,她全是靠自己翻翻报纸买基金,今年以来已经翻倍了,但我定投的那部分为什50%还不到?要不我也自己随便买点好了,能体现一下专业人士的技能吗?   祝安   张晓白(化名)      特别是在今年,每个人几乎都能体会张晓白的愤懑,“那个该死的理财经理,给我推荐了一只基金,爬得比蜗牛还慢,我一赌气把蜗牛给卖掉之后,居然又变成兔子了,涨得比谁都猛。我怎么这么倒霉!”但从lisa的角度看,理财师在中国几乎是一份科普加挨骂的差事。她每天必须回答十多个类似的问题,并且要做出不伤害客户感情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张晓白每月投入5000的基金没有隔壁大姐一次性投资上涨得快呢?比如,你上次给我推荐的股票为什么还没有动静,不如换几只新的吧?比如,封转开我应该赎回还是继续持有?等等。在理财观突然苏醒的2007年,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么疑惑过,投资、理财以及钱,是时候认真思考了。   “本着让双方省时省力的精神”,《钱经》收集了理财师最常被拷问的88个问题――事实上,理财师被问到的问题绝不止这个数,我们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花了80%,的时间跑题,来探索问题的本身,也就是,你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或者,你为什么不问这些问题)。张晓白为什么在5000点的时候绝然出局,而在6000点的时候又变得犹豫不决了呢7我们总是游离于两种对立的态度,对钱的漠视和无比尊重,前者让我们像职业赌徒那样把500美元仅仅看成是一个蓝色的筹码,而后者则在我们对待些许亏损上显得神经质。如果下文88个问题中有那么一个恰好正中你下怀,也许你能得到正确答案之外的启发。   1.最近有什么新东西可做?   真人出镜,这个问题经常以以下几种问法存在。   甲:我现在大部分钱都在基金上,现在刚有一笔奖金,你再给我推荐只别的吧?   乙:听说现在港股不错,难道你不认为我应该买点吗?   丙:QDII基金抢疯了!还会出什么新的吗?   丁:打新股越来越难了,不如去香港打新股?   解答:求新的精神本来不是坏事,但在中国的投资市场,“新”往往意味着好?新股、新基金、新品种……为什么我们会着迷于新产品呢――即使我们对它并不了解,但几乎所有炒新的投资者都宣称自己狠赚了一笔:有人说中国70%的基金投资者对基金不够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赚钱――而收益助长了投资者的自信心。   人们开始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当贪婪压倒恐惧,深入了解金融产品这个环节就显的更不重要了。投资者总是追逐新发基金、在获得一定收益后卖出并寻找另一个新发。或者去买短期(3个月到半年)业绩突出的基金,频繁的买卖和“调整”。“最近有什么新东西可做”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   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所有的新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购买的过程永远是快速的。没有时间让投资者学习和认知。匆忙的交易和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过的收益,膨胀了他们的贪婪,也给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了新产品别问,先去买了,新产品出来都会先赚钱。第一个储蓄的人,第一个买股票的人,第一个买国债,第一个买理财的人,第一个买基金的人,第一个买黄金的人……都赚到了。草率的决定在一切都好的时候,并不能暴露什么,一旦出现风险,或者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时,一般都会被扣上:“这个产品不好”的帽子被遗弃。没有人告诉投资者:机会永远不会被错过。只有人在说:这个不买,就没了。   投资如同战争。《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请在投资前问自己投资的目的?请计划自己用什么样的投入和代价去收获什么?否则,任何最近流行的新东西都不适合你,因为问题本身就是盲目的。   2.我有10万买什么好?   一位理财师曾经在厕所被隔壁公司的老总问及这个问题,为了避免事后挨骂,她花了27分钟解说以引导“厕友”进行正确的决策,并告诉她这绝非“推荐几只股票、几只基金能解决的”。看上去很滑稽,一个简单的问题能让两个身价不菲的职业人在不那么雅观的环境里热烈讨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