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时代市舶司轨制
唐宋時代市舶司制度
?
甲.唐代市舶司
?
一.沿革:
1.不知起於何時,史書缺乏記載。
2.開元中,己設有市舶使,時市舶使為周慶立。
3.除廣州外,安南也奏請設市舶使。「正(貞)元中,嶺南安南置市舶中使。」
4.市舶司乃掌管一地海外貿易之外事官,地位雖在地方最高長官之下,但其職由中央朝廷任,初或有以州剌史兼之,後多由朝廷直接委派中官(宦官)擔任,地位日漸重要。
?
二.設立原因
1.中外交通發達
唐代財力充裕,對外武功顯赫,四夷賓服,外商紛紛來華通商,尤以廣州 、揚州和泉州為中心 。當時的廣州,是一個外商來華的第一站,因而成為中外貿易的核心地,隨著中外交通發達,外商來華,市舶制度便應運而生 。
2.管理外商
因為對外貿易蓬勃,唐代的廣州剌史多憑業營商業及徵取外商項致富 。例如「廣州剌史過城門一經,便得三十萬 。這些利益,既可能是搜刮得來,但應有不少是外商主動進貢的 。唐朝看準這個利源,設立了海關制度,以市舶司管理外商事宜 。
3.航海工具的進步
唐未以來,航海技術進步,直接推動了海外貿易 。唐代的船隻,可遠航至今馬六甲海,阿拉伯船隻也可長程遠航,每歲舶來的船隻極多 。因此,唐朝有必要在繁忙的港口設置專司管理船舶 。
?
三.市舶司的職責:
1.招徠海外蕃舶,以利國庫。
2.稽查蕃貨中是否有違禁品。
3.與今之海關類似,歷代職官表:「市舶使徵稽蕃貨,為海關之所自始。」
4.收「納舶腳」:「南海舶,外國船也,...至則本道奏報....市舶使籍其名物,納舶腳,禁珍異,蕃商有以欺詐入獄者。」
5.管理外人:於廣州設蕃坊,以為蕃商及其家人居留之所,並設蕃頭管理內諸事。又為其定立法律,「諸化外,同類自犯者,各依本族法,異類相犯者,以(中國)法律論。」
?
四.設立地點
1.???????????唐代立市舶司於廣州,「唐置市舶使於廣州,以招徠海中蕃舶?。」
2.???????????其後又在泉州及杭州設立舶司 。
?
五.貿易情況
1.貿易國:波斯、阿拉伯、東羅馬帝國等 。
2.舶來品:珊瑚、琥珀、琉璃、犀角、象牙、香藥?。
3.出口品:茶葉、陶瓷、絹帛
4.在華蕃商:唐僖宗時,在廣州居住的蕃商有十二萬以上 。
?
乙.宋市舶司
?
一.設立地點
1.有九處:廣州、杭州、明州、秀州、溫州、陰州、澉浦、泉州、密州。
2.廣州:,宋剛克服廣州便設立,太祖開寶四年,命潘美、尹崇珂充任市舶司,欲續收前代市舶之利。神宗時,修訂條例,委轉運使兼提舉市舶司,避免州郡官員干頂。
3.杭州、明州(寧波):以杭州為先,太宗時把杭州之市舶司移至明州,後復遷回至杭州。真宗時始命杭、明各置市舶司,聽蕃客從便。
4.秀州:設於徽宗時,秀州領四縣(嘉興、華亭、海鹽、崇德),曾多次把市舶司遷移。
5.澉浦(上海):設於神宗熙寧時期。
6.溫州和江陰:設於南宋高宗年間。
7.泉州:設於北宋哲宗年間,除廣州外,是最重要的一個對外通商港,所泊之船以大食、三佛齊、真臘和占城的為多。在當地,外人享有治外法權,又設「層樓」(清真寺,為回回人茲喜魯丁所造)。大食人在泉州勢力鞏固,後來更由大食人蒲壽庚出任提舉泉州市舶司之職。
8.密州:設於北宋哲宗年間,為宋代極北之海口,以代唐之登、萊二州,為北方重要之出海通商港口。北宋末年似已廢置,至南宋時乃淪入金境。
?
二.定制
1.宋初並無專司官員,主畏由知州兼市舶使,稱「管勾市舶使」,通判為副使,加上轉運使兼領,共掌市舶?。
2.宋神宗元豐三年,規定由轉運使任市舶長官,市舶司制度為之一變 。
3.宋代市舶司長官稱「提舉市舶使」,其下有監官、專庫及手分等助手 。官署方面,並無固定稱呼,在杭州和明州稱為「司」;各州支司則稱「務」或「場」 。
4.務設監官,海舶出入不多的地方,則由知縣兼任監官?。在沒有市舶司的地區,間或設有「覺察搆攔」,負責察往來船隻,封押未繳稅的海舶?。
?
三.職責
甲.接待貢使與招徠蕃商
1.為增加國庫收入,政府大力推舉外貿,要市舶司盡力招徠外商。對那些能招誘外商的官吏,多加獎賞。
2.為增進外貿,市舶司給予外商種種優待,縱有非法行為,亦不過問。
3.有時更設宴招待外商及船員,謂之「犒設」。
4.又會一年二次(四月及十一月)為外商祈風,祈風人員有知州,市舶使及其他官員,其目的是為來去的商船祝福,作為洗塵或餞行。
?
乙.管理出海貿易華商
1.發給出國憑證(公據)
a.凡中國商船出海者,均要由市舶司發給出國貿易憑證,其目的在防止出口貨之偷運,防止入口貨之漏稅以及禁止前往不許通航之國家,商船回航時須回至原出發地,並繳還公據。
續文獻通考卷二十六市糴考:「諸舶商大船給公驗,小船給公憑,每大船一,帶柴水船八,櫓船各一,驗憑隨船而行,或有驗無憑及數外夾帶,即同私販,至於不許前往之地,則時有不同。」
2.華商回航後,須由市舶司按販進物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