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丙酮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酮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前言本人毕业设计的题目为《年产5万吨丙酮生产工艺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丙酮产品的生产经济效益,产品国内外的发展状和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丙酮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有机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作为涂料的溶剂,及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上游原料和制备环氧树脂、聚碳酸酯中间体双酚A的原料。目前世界上丙酮的生产方法有许多种,但主要方法是异丙苯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丙酮生产能力的90%以上。本人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丙酮以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对丙酮做一个简单综述。其中的一些国内外文献给了我很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丙酮研究以及生产工艺的一些文献期刊。一.丙酮的理化性质1.丙酮的性质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是最简单的酮,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芳香气味。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等均能互溶,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等,也能溶解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挥发性有机溶剂.2.丙酮的安全及用途:?丙酮对吸入其蒸气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还可能失去知觉。人体具有肝毒性,对于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项目。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采用低碳??????丙酮与氯仿不应混合(特别是在碱性环境下),两者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若混合可能导致强烈爆炸。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作卸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以及油漆的稀释剂;同时可作为有机溶剂,应用于医药、油漆、塑料、火药、树脂、橡胶、照相软片等行业。?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双酚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酮氰醇、甲基异丁基酮等产品,以及塑胶、纤维、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自然界中亦存在天然的丙酮,人体内也含有少量的丙酮。在建材方面,主要作为脂肪族减水剂的主要原料。二.丙酮的国内外发展情况1.国内发展情况目前大多数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从全球丙酮消费市场看,未来几年,除丙酮氰醇、溶剂等对丙酮的需求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外,双酚A仍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尤其是亚洲地区),其他消费增长相对较为平稳,双酚A、MMA和溶剂仍将是丙酮的三大消费领域。近年来,中国丙酮表观需求量保持着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09 年以后,随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进入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终端下游需求不断回升,加之下游双酚A行业进入扩能高峰期,成为丙酮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亮点之一。除此之外,减水剂、MIBK、异丙胺等下游行业的规模化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丙酮市场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9-2012年平均需求增长率大幅升高至30%左右。随着中国在建丙酮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自给率将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近几年丙酮市场需求的最大增长来自双酚A及其衍生物领域,因此建议中国新增的丙酮生产装置最好采用异丙苯法生产工艺,以避免单纯生产丙酮导致的市场过剩。装置建设地点应充分考虑原料供应及附近市场需求,最好采用上下游配套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风险。2004,我国丙酮生产能力达到31.3万吨/每年,产量24.7万吨。其中采用异丙苯法技术的企业有4家,合计产能20.8万吨/每年。产量22.5万吨,平均开工率超过100%。此外,还有40多家企业采用粮食发酵法生产,由于成本高,竞争力差,装置开工率低。表1为我国主要生产丙酮企业的生产情况。随着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甲基丙烯酸酯和涂料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丙酮消费量的不断增长。1995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15.11万吨,2004达到50.07万吨,年增长14.2%。由于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丙酮进口量也持续攀升,2004年达到25.43万吨,2005年1—7月为16.15万吨。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国台湾,美国和日本。表2为近几年我国丙酮消费生产情况2.国外发展情况据统计,2004年全球丙酮生产能力为517.9万t/a,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产能分布为:北美191.8万t/a,占总产能的37.0%(其中美国189.1万t/a,占36.5%);西欧159.5万t/a,占30.8%;亚太地区119.3万t/a,占23.0%(其中日本51.8万t/a,占10.0%);东欧26.4万t/a,占5.1%;南美11.9万t/a,占2.3%;南非9万t/a,占1.7%。Ineos苯酚公司、Sunoco化学公司、SheU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排在前3位,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17%、11%、10%。表1为2004年全球主要丙酮生产企业情况。表32004年全球主要丙酮生产企业情况三.产品生产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由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