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VIP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采撷先辈睿智 21曹刿论战 名校讲坛 1.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2)古今异义 又何间焉(古义:参与,读jiàn。今义:常指隔开,不相连接;读“jiān”时,作“中间”等讲。) 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牺牲玉帛(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个人利益或生命。) 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关押犯人的地方。)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再次,又。) 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 (3)词类活用 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4)一词多义 【信】 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信用。) 【以】 何以战(介词,凭借。) 必以分人(介词,拿,把。) 必以情(介词,按照。) 【故】 公问其故(名词,缘故,原因。) 故逐之(连词,因此。) 【焉】 又何间焉(语气助词,呢。) 惧有伏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主题解说 全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有关战争的言论,阐明弱国在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4.重点突破 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一:庄公的“鄙”表现在战前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灵,而不是百姓;战时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战后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提示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时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提示三: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有: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也是“人和”因素;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认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5.结构图解 01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肉食者鄙( ) 又何间焉( ) 小信未孚( ) 牺牲玉帛( ) 登轼而望之( ) 夫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5)齐师伐我( )( ) (6)可以一战( )( )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 以中有足乐者 C.其乡人曰 舍其文轩 D.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必以( )分人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