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docVIP

关注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

关注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   摘要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于2003年达1000美元,现正向3000美元跨越,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已进入高风险期。在这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凸显和谐社会的建设。既反映了人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现状作出的英明决断。   关键词 和谐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贫富差距       一、和谐:人类永恒的追求      翻开人类发展史,我们发现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追求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古代中国主张建立“天人合一”的大同社会;古希腊认为逻辑的终点是和谐的“理想国”。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因“异化”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对抗、冲突,提出了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这段昭示了马克思早期就试图为人类提供一种和谐的存在境况,即克服人、自然、社会分裂的共产主义社会形式。这一思想在以后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个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消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把生产发展到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P223-224)   毛泽东把社会的和谐比作“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都按下,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3](p1442)江泽民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生产过程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P19)      二、当代中国社会和谐的时代特征      我国于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跨越,根据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历程显示,这个时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最不稳定时期。此时如果政府调控不当,很有可能重蹈“拉美”覆辙:人均生产总值不低,但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   市场经济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经济形态,但市场经济并非完美无缺的。市场主体的利己本性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描述的:“人总是需要有其他同胞的帮助的,单凭他们的善意,他是无法得到这种帮助的,他如果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向他们表明,他要求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于他们自己有好处的,那他就更能如愿以偿。”[5](P18)马克思也说过,“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进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6](P829)市场主体的这种利己本性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最容易演变成利益冲突,导致道德滑坡、信任危机、劳资冲突以及生产事故,彰显社会矛盾,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内心和谐宁静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基础。商品的泛化却使人们对物的崇拜达到了极致,占有物的多少成了衡量个人能力和身份的象征,于是人们调动起自己全部潜能与力量去开采、探奇、占有消费物,失去了精神的信仰和探寻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动力,过着一种无根的生活。内心却感到无比的空虚和无限的感伤“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真的,我偷偷地去看过天主教礼拜,我曾冒出过削发为尼的念头,我想到去死”[7](P58-59)如今人们太功利化了,早已体会不到自己高贵的情感、心灵的感伤和和谐宁静的心境,沉润于物的得与失所引起的欢乐与痛苦。精神家园犹如尼采之感叹:“真的,我的朋友,我漫步在人中间,如同漫步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8](P143)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把物的泛化和人的精神世界失落这一社会现象描述为“文化堕距或文化滞差”,由此文化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产生差距和错位,进而诱发社会问题。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9](P518)过去由于我们认识的幼稚,对自然界采取了无节制的、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取用态度,给当代人积淀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