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赏诗歌语言二 原创管永东
鉴赏诗歌的语言二 管永东 语言风格有关知识积累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作家风格 1、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 隽永:李煜、刘禹锡 ? 自然:谢朓、谢灵运 ?? 清新飘逸:李白 ? 沉郁顿挫:杜甫 ???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 豪放磅礴:曹操 旷达俊爽:杜牧 2、 分类语言风格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真题回放】(2010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实战演练】 5、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上海)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时,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问:“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此诗。 问: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四川)删除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诗人的思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的题目。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问:请赏析画线句中“出”和“斜”两字运用的妙处。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的题目。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①,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①小山楼:诗人当时寄居之地。 唐代诗人张继在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中有这样的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那么,若将“两三星火是瓜洲”的“星火”换成“渔火”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见解。 * 答案: (1)“红”“翠”是形容词,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 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答案: ① “倦”是动词,指厌倦,厌弃。 ②“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③表达词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弃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①原诗更好。 ②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 ③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 答案: ①乱是形容词之烦乱。 ②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③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 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案: ①“出”是动词,指鱼跃出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