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个体因素调查与思考.docVIP

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个体因素调查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个体因素调查与思考

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个体因素调查与思考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能发生直接影响或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影响而促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变项,诸如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心理需求、情绪、压力、生活适应、智力等因素,生理因素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形。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的生活,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抑郁性、焦虑、自卑、不安、自制力、攻击性等人格特质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增大;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低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情绪稳定性低、自我控制力差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个体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各因素的核心,其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并与未成年人的个体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因素   中图??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方面主要指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能发生直接影响或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影响而促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变项,诸如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心理需求、情绪、压力、生活适应、智力等因素;生理因素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形。在这里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是交互作用的,如不良的情绪会造成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身体承受能力或免疫力减弱,引起健康状况的恶化。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编制问卷的时候综合了已有的“内在性自我控制量表”、“自我韧性量表”、“自尊感量表”、“自我态度问卷”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等量表。问卷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共抽取南京市一般未成年人与犯罪未成年人531人,样本结构如表1。      对于回收的问卷,主要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资料的性质进行次数分配、平均值、百分比、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一般未成年人与犯罪未成年人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检验。本文主要针对几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的变项,对未成年人犯罪个体因素进行分析。      一、健康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个人特质变量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形。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的生活,使未成年人得以发挥自我的能力,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本次的健康量表主要包括客观健康状况6个项目和自我感受项目18个。在健康状况的6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犯罪未成年人的出现频率大大高于一般未成年人;而在自我感受的12个项目中,也有12个项目犯罪未成年人表现显著高于一般未成年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犯罪未成年人的健康状况总体而言低于一般未成年人,尤其是对身体的担忧和对生活的焦虑,让他们总是睡不好,而这又导致了白天精神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对生活丧失信心。这里,虽然犯罪未成年人厌世情绪所占比例不是很高,但也需引起我们注意。有资料表明,这类未成年人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甚至引发更大的伤害犯罪。   在许春金等人组织的一项研究《儿童、少年触法成因及处遇方式之比较研究》中,也发现无论是犯罪未成年人组还是一般未成年人组,健康状况愈差,偏差行为愈高愈严重。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偏差与犯罪行为与未成年人个体的健康状况是高度相关的。这为我们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人格特质      国内外解释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原因的心理学理论非常之多,而其中主要的流派之一就是将犯罪归因于“人格特质”,强调未成年人异常的人格特质乃是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的论点是:凡个人具有不可改变的人格形态,将来易陷于犯罪泥沼之中,如过度自卑、攻击性过强等人格特质偏异者。   人格特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其主要内涵包括:抑郁性、感情易变性、自卑感、神经质、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活动性、领导性、社会外向性、思考反省性等因素。此外,也有一些特质如疑心、焦虑、担忧身体、不安、强迫性格等等,这些特质也常被用来当作人格特质的指标。根据国外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与未成年人犯罪有密切的相关,而本次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论点。从一般未成年人与犯罪未成年人的对比性数据可以看出,在抑郁性、焦虑、自卑、不安、自制力、攻击性等方面,犯罪未成年人都要显著的高于一般未成年人;而犯罪未成年人在信心与自我强度方面则是显著低于一般未成年人(这从健康状况主观感受测量表中也有所反映)。如表4所示:         三、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      未成年人相对于成人是一种介于过渡性与边缘f生的状况,然而这阶段正是个体自我认同形成的重要关键时期。由社会心理观点来看,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将人的生命历程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皆有其自我认同发展目标与发展困境,未成年阶段是正面临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危机的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