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及渔业法规12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法及渔业法规12章

第十二章 国际渔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问题 《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简称“执行协定”(Agre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1982 Relating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raddling fish Stocks and Highly Migratory fish stocks -UNIA) 《执行协定》于1995年8月签订,2001年12月11日生效.该协定进一步标志着传统的公海捕鱼自由的结束,公海渔业进入了全面管理时代。 1、背景和签订过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后,有关远洋渔业国家将渔船转移到大洋和公海海域从事捕捞作业。从1990年起世界远洋渔业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引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 1992年5月在坎昆召开的负责任捕捞国际会议;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要求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政府间会议,按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对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进行管理。 1992年的第47届联大上作出了关于召开“联合国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会议”的决议,并强调会议及其结果“应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款,特别是关于沿海国和公海捕鱼国的权利和义务”。该会议于1993年4月召开,经两年多的讨论,于1995年8月通过了《执行协定》和两个决议: 一是呼吁各国应自愿地在协定生效前适用该协定规定; 二是要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大会继续考虑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和管理问题。 该协定由正文15部分50条和两个附件组成。 2.适用范围 (1)适用于国家管辖地区外的公海海域; (2)跨界鱼类: 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上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内,或既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内,又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外的邻接区域; (3)高度洄游鱼类: 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有∶金枪鱼类、鲣鱼、乌鲂、枪鱼类、旗鱼类、箭鱼、竹刀鱼、大洋性鲨鱼类和鲸类等。 (鱼类包括软体动物和甲壳动)。 3.采用预防性做法的养护和管理措施规定 在最大持续产量曲线上选择某一点如图3所示,确定为预防性参考点,保证其努力量和渔获量都不超越所确定预防性参考点。 一旦超越参考点,必须采取措施。规定各国不得因资料不充分等理由,推迟或不采取养护和管理措施,即使是新的渔业或试捕渔业也应采取预防性做法。 4. 采用选择性渔具和捕捞技术的规定 为了防止捕捞非目标种,包括海鸟、海洋哺乳动物等,规定各国应发展和采用选择性渔具和捕捞技术,以使无害于环境;减少污染、废弃物和渔具丢失等引起的资源损耗,减少非目标种渔获量、以及其对相关从属种,尤其是对濒危灭绝物种的影响。 5. 船旗国的责任 (1) 应确保其渔船遵守区域的养护和管理措施,不得从事任何破坏这些措施的活动;否则不准其用于公海捕鱼; (2)从事公海捕鱼的渔船应采用渔捞许可证等办法,并随船携带;按许可证的规定在公海捕鱼;未经船旗国许可的船只禁止在公海或其他国家管辖区域内擅自捕鱼; (3) 应建立基本渔业数据和渔船数据资料; 基本渔业数据有: 1) 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 2) 评估种群的资料(包括生物学资料)。 渔船数据和资料,应建立国家档案记录: 1)渔船标识、船旗和注册港; 2)渔船类型; 3)渔船技术规格 ; 4)渔具类型; 5)导航和定位设备; 6)通讯设备和国际无线电呼号; 7)船员人数. (4)船旗国应制定和执行船旗国的观察员方案和检查计划;执行船只监测系统;允许其他国家授权的检查员执行区域观察员方案规定的登临和检查任务。 (5)船旗国的执法 船旗国对其渔船无论在何处发生违法行为都应加以处置。 1)一旦有指控国提出有关违法涉嫌的渔船,该船旗国应进行全面调查,并将进展和结果,向指控国、有关区域组织报告; 2) 经查实违法行为的,应即将该案件移送有关当局,提起司法程序,并酌情扣押该船;在执行制裁期限内不准在公海捕鱼; 3) 违法制裁应有足够的严厉,应没收其非法所得,撤消船长等的证书,防止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6. 区域管理组织(“安排”)职能的规定 (1)制定区域内的跨界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措施、负责任捕捞作业的最低国际标准或提出建议; (2)商定成员的可捕量的分配和努力量的水平等的权利, (3)制定渔业数据的收集、上报、核实和交换的各项标准;收集各成员的渔业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