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主症:腹部膨隆如鼓,皮肤绷紧,扣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鼻衄血,或在颈胸壁等处出现红痣血缕及手掌赤痕,或四肢瘦削、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瘀斑等症状。若嗳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多为气鼓;若腹部坚满,按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多为水鼓;若内有癥积,按之胀满疼痛,腹上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多为血鼓。 2.病人有胁下癥积、黄疸、胁痛、情志内伤等病史,酗酒及到过血吸虫疫区等,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 3.理化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腹水与判断腹水量,对鼓胀诊断有重要作用。其他如X线钡餐、胃镜检查、CT、血常规与肝功能检查等对病情判断也有一定作用。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3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符合肝硬化腹水(1—2级)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或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2.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腹胀痛,时轻时重,纳呆食少,嗳气,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可有瘀斑,舌质紫暗,脉细涩。 4.肝脾血瘀证:脘腹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5.气虚血瘀证:腹大胀满,撑胀不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面色晦暗,头颈胸臂或有紫斑或红痣赤缕,小便不利,舌质暗淡,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以及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能的药物等)等。临床应根据肝硬化不同病因继续沿用病因治疗措施。同时根据临床需要,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白芍、陈皮、枳壳、炒白术、茯苓皮、泽泻、大腹皮、香附、苍术、薏苡仁。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等。 2.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推荐方药:中满分消丸加减。党参、白术、姜黄、茯苓皮、半夏、枳实、黄芩、知母、苍术、泽泻、车前子、陈皮、炒二丑。 中成药:双虎清肝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白芍、香附、枳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茯苓皮、泽泻、益母草、车前子。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等。 4.肝脾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推荐方药:调营饮加减。柴胡、赤芍、当归、川芎、玄胡、大腹皮、陈皮、莪术、桑白皮、槟榔、茯苓皮、益母草、泽兰。 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鳖甲煎丸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祛瘀。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党参、赤芍、白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陈皮、茯苓皮、益母草、车前子。 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注: (1)临床实施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处方的剂量并进行相应的加减。 (2)出现黄疸加重,应注意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伤发热、腹痛(自发性腹膜炎)、慢性重型肝炎等,并积极对症处理。 (二)外治法 1.中药脐敷疗法:对于鼓胀病腹大甚属实证者,可采用芒硝1.5g、甘遂末0.5g、冰片粉0.5g,上药混合均匀后,取适量,醋调成丸,敷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次/日。 2.结肠透析疗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可采用结肠透析机治疗。 3.艾灸治疗: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可采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三)护理与调摄 1.心理:理解和同情患者,解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嘱咐家属要多关心,照顾好病人,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饮食:肝硬化的病人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有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