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控制指导书模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
实验指导书
刘耀鑫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 年 6 月
前 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通过开设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系统直观地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熟悉控制技术,实验1 中试湍球塔烟气脱硫实验 1
1. 实验目的 1
2. 实验原理 1
3. 实验仪器设备 2
4. 实验步骤 2
5. 思考题 3
6. 实验报告要求 3
参考文献 3
实验2 粉尘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实验 4
1. 实验目的 4
2. 实验原理 4
3. 实验仪器设备 4
4. 实验步骤 5
5. 思考题 5
6. 实验报告要求 5
参考文献 5
实验3 除尘器特性实验 6
1. 实验目的 6
2. 实验原理 6
3. 实验仪器设备 7
4. 实验步骤 7
5. 思考题 7
6. 实验报告要求 8
参考文献 8
实验4 多种污染物脱除实验 9
1. 实验目的 9
2. 实验原理 9
3. 实验仪器设备 10
4. 实验步骤 10
5. 思考题 11
6. 实验报告要求 11
参考文献 11
实验1 中试湍球塔烟气脱硫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演示性必做实验,2个学时。主要实验目的为:
了解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
熟悉烟气脱硫主要装置及设备,掌握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所谓湍流塔(如图1所示),是由开孔率很高的支撑板和轻质湍球作为填料构成湍流层,运行中,速度为1~3m/s的烟气自下而上通过湍流层,将轻质湍球流化,碱性吸收剂浆液自上而下均匀地喷淋。流化的湍球在湍动旋转及相互碰撞中,使吸收剂液膜表面不断破碎更新,从而强化了气液两相传质和反应,达到很高脱硫效率。同时,湍球的流化和扰动还有助于避免填料层出现结垢和堵塞。
湍流式烟气脱硫装置采用双碱法脱硫,利用钠碱吸收SO2,是在碱法和石灰法这两种脱硫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碱法的操作过程分三段:吸收、再生和固体分离。
吸收常用的碱是NaOH和Na2CO3反应如下:
Na2CO3+SO2→Na2SO3+CO2或2NaOH+SO2→Na2SO3+H2O
Na2SO3+SO2+H2O→2NaHSO3
脱硫处理后的烟气通过除湿板除去雾滴,之后通过烟道由引风机,最终经烟囱排放至大气。脱硫之后的吸收剂浆液由水膜除尘器向下部排入沉淀池,脱硫反应所生成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与此同时石灰粉补充投入到反应池与NaHSO3反应,置换出Na+。补充钠碱从碱液储罐进入澄清池使澄清池中的Na+浓度保证在设计值左右,澄清池中的吸收剂浆液被循环泵重新打入脱硫塔循环利用。
实验仪器设备
湍球烟气脱硫塔、循环泵、鼓风机、流量计、烟气分析仪等。如图1所示。
1.风机2.SO2钢瓶 3.减压阀 4.阀门 5.流量计 6.混合室7.预热室
8.喷嘴 9.烟气分析仪10.吸收室 11.除湿板12.阀门 13.添加碱液 14.循环水泵
15.排污口 16.循环水池 17.加入Ca(OH)2 18.浆液泵 19.沉降池
图1. 湍球烟气脱硫湿法脱硫装置示意图
湍球烟气脱硫湿法脱硫装置运行参数为:
湍球塔内径:0.1mm,高:3m;含SO2气体处理量:60m3/h,碱液流量:10m3/h。德图烟气分析仪型号为350XL,可以在线测量O2、S02、NOX、CO等气体浓度。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分析仪接通电源,按操作板上I/O键,待自检结束后,按gas/air按钮,即可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开启鼓风机;
(2)在脱硫液循环槽中加入碱液,打开脱硫塔各喷淋管路阀门,开启循环泵,使脱硫塔正常运行;
(3)打开SO2钢瓶阀门,使其与空气混合后进入脱硫塔;
(4)根据测量德模拟气量及SO2 浓度调节喷淋碱液量。
思考题
(1)试讨论湍球烟气脱硫与石灰石/石灰法烟气脱硫的区别。
实验报告要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吴忠标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
[3]谭天佑,梁凤珍编.工业通风除尘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8
[4]林肇信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5]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脱硫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实验2 粉尘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必做实验,2个学时。主要实验目的为:
(1)了解粉尘的主要性质;
(2)掌握粉尘密度、颗粒粒径测试方法。
实验原理
(1)粉尘颗粒分布
粒径分布指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个数(或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本实验中主要测试颗粒粒径的质量分布。
用下式计算粉尘粒度分布,
式中 mi——第i间隔的颗粒质量,g;
gi——第i级颗粒发生质量频率;
(2)粉尘真密度计算
真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