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IMS 需求规格仿单V
卷 号
卷内编号
密 级
Top Secret
项目编号: S101-01-2005 失业保险管理系统 分 类:
模板需求规格说明书
Version: 2.0
项 目 承 担 部 门:
撰 写 人(签名): 肖晶,郭佳林,曹玉川,杨显斌
完 成 日 期: 2005.9.7
本文档 使 用部门: ■主管领导 ■项目组
■客户(市场) ■维护人员 ■用户
评审负责人(签名):
评 审 日 期:
目 录
1.引言
1.1目的
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相继建立。而失业保险是同养老保险早期建立的,但由于现代化管理手段较低,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失业保险同其他保险一样,涉及面广,涉及各个单位,随着业务的发展,涉及的人数和要处理的信息会快速增长。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其高效、顺利地进行,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巨大社会效应。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科学手段,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将失业保险业务纳入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其目标是使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和实施,提高工作质量,并实现与各级部门迅速、可靠的进行信息交换,达到资源公享的目的。
本报告是在充分掌握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针对劳动局失业保险的业务实际需要上,所作出的关于失业保险的业务需求分析报告。该报告的用词准确、易懂,技术人员和涉及客户均能理解接受
定义
1 失业 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又要求就业的部分人人员尚未能就业的一种社会现象 2 失业保险 国际劳工局的社会保障专家G.汤布利先生是这样论述的:失业保险的目标是对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以补贴,而这种失去工作是非自愿的。由于他们失去了工作,也就失去了领取工资的可能。我们的目标,就是使他们在失业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 3 失业的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如青年毕业不能及时找到工作(2)季节性失业:由
于某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限制,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
采用新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导致社会局部生产节省劳动力而形成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形式和规
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周期性失业(6)违纪违规性
失业 4 缴费单位、缴费个人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 5 登记 从事生产经营的缴费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 日内、非生产经营性打围自成立之日起30 日内,应当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失业保险
登记。在办理失业保险登记时,缴费单位要提供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照或成立证件、银行帐号证明、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本单位从业人员基础档案资料等证件和资料。 6 变更登记 缴费单位的单位名称、住所或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单位类型、组织机构统一代码、主管部门、隶属关系、开户银行、银行帐号等失业保
险登记事项之一发生变更时,应当依法向原失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变更失业保险登记 7 注销登记 缴费单位发生解散、破产、撤消、合并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时应及时向原失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失业保险登记。 8 申报 指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必须在每月规定的期限内,携带缴费申报资料,到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应缴的失业保险费数额,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失业保险费。
9 职工平均工资 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同期内的平均职工人数。 10 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时所登记的单位基本信息 11 个人基本信息 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所属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 12 视同累计缴费月数 指《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前已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到保险机构重新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时间(或工龄),计算为累计缴费月数 13 本次应享受月数 即“连续缴费时间”。在职人员在一次就业中间,按照本次就业参加工作和参加失业保险的时间,参加失业保险所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缴费月数 14 本次已缴费月数 在职人员在一次就业中间,参加失业保险所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实际缴纳月数 15 实际缴费累计月数 能够进行待遇审核的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