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籍-野老歌 山农词.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籍-野老歌 山农词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所属朝代:唐代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div style=display:nonecialis 40mg a href=/page/Acyclovir-800Mgopen/a clobetasol 0.05%/div 译文及注释 译文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 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 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 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注释①野老歌;一作《山农词》。这首诗写农民在租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 ,并与富商大贾的奢侈生活对比,反映了不合理会现实。②橡实:橡树的果实 ,荒年可充饥。③西江:今江西九江市一带,是商业繁盛的地方。唐时属江南 西道,故称西江。④斛:量器;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 为五斗。⑤官仓:指各地官员税收,此指贪官。 赏析 中唐时代,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剥削残酷,因此抒写农民疾苦的题材也成 为新乐府诗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张籍的《野老歌》,就是写一个农家老夫在 高额的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最后过着依靠拾橡实填饱肚皮的生活。即使这样 ,他还不如当时被称为“贱类”富商的一条狗。张籍通过这样一个人狗对比的 悲惨情形,突出表现了农民的痛苦和当时社会的不合理。 开头两句交代人物身份,运用平叙的手法,叙说一位老农,由于家里贫穷 ,住在山里面,仅仅耕种贫瘠的山田三四亩。这里要问,老农为什么要住在山 里面呢?在我们想来,老农既然家贫,他应该到平地乡村或小镇谋生要容易一 些,为啥要到难以耕种的山里去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此 时社会混乱,统治阶级任意欺压百姓。面对这一切,老农一家逃到深山,这里 山高路远,人烟稀少,而官府当差的也不便来此。老农希望住在深山能摆脱这 一切。 然而“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三四两句说得就是这一情况 。老农住在山里面,今年的禾河苗长得稀稀疏疏的的,到头来收成也不好。尽 管这样,官家的征税多得要命,那差役隔三差五地跑来征税,最后老农家里连 自己吃的口粮全没了。老农很痛心哪,他一年辛苦劳作得来的粮食,有的被官 家拿去倒入了库仓,甚至有的被白白浪费“化为土”。这在剥削和浪费的行为 ,和劳动人民的辛苦贫穷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这两句实际反映了劳 动人民被剥削的痛苦,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六句承上两句,说老农辛苦一年到岁末,家里徒穷四壁,没有几样东西 ,只有老农辛勤劳动的工具——锄犁还在伴随着他。一个“空”字,说明老农 辛苦一年一无所获,另一方面说明剥削阶极把老农剥夺的一无所有。为了种那 些粮食,老农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一天,到头来自己还没有吃的。无奈之下 ,老农“呼儿登山收橡实”,呼儿表明老农已年迈,再加上辛苦劳作一天,已 无力再上山采橡实吃。“橡实”,乃一草木果实,本非普通食品,乃劳动人民 在饥灾发生时临时充腹之品。老农叫儿子登山收橡实,可谓老农贫饿致极,说 明劳动人民最后的可怜结局。 最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说西江做珠宝生意的大贾,船上载的的珠宝很多 ,足有百斛,他喂养的犬,长的肥肥胖胖的,浑身都是肉。作者运用叙述的手 法,没有发表议论,但把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摆在了面前,一幅是食不果腹的 老农,另一幅是奢靡富裕的大贾喂养的肉犬,更为让人深思的,老农的生活还 不如喂养的一条犬,可谓悲凉之极,令人感愤不已。 全诗运用叙述的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