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课件)3.3 光谱半定量和 与定量分析.ppt
第3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3.3.1 光谱半定量分析;3.3.1.1 谱线黑度比较法;特点:简便易行,其准确度取决于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基
体组成的相似程度以及标准样品中欲测元素含量间隔的大小。;原理:利用某元素出现谱线数目的多少来估计元素含量。 ;3.3.2 光谱定量分析; 自吸现象可用朗伯-比尔定律表示:
I=I0e-adc
I: 射出弧层后的谱线强度;
I0:弧焰中心发射的谱线强度;
a:吸收系数;
d:弧层厚度;
c:吸光原子浓度
I0越大,自吸系数越大,自吸越严重;d越厚,c越大,自吸越严重。
;自蚀:严重的自吸会使谱线从中央一分为二,即自蚀。
产生自蚀的原因:
发射线的宽度吸收线的宽度,谱线中心的吸收程度边缘部分;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示意图; 1.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根据被测试样光谱中待测元素的谱线强度来确定元素
浓度。
元素谱线强度I与该元素试样中浓度c的关系为
当谱线存在自吸时: I=acb b为自吸系数;
b随c的增大而减小,当c很小而无自吸时,b=1,当有自吸的时候b1。
I=acb 即 lg I = b lg c + lg a 赛伯—罗马金公式
; lg I = b lg c + lg a 赛伯—罗马金公式
上式表明: lg I 与 lg c 成正比,构成了AES定
量分 析 的基础。; 当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时,在一定的待测元素范围内,a和b才是常数。
此时: lg I 与 lg c 成正比(线性关系),构成了AES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lg I = b lg c + lg a
; a值受试样组成、形态及放电条件等的影响,在实验中很难保持为常数,故通常不采用谱线的绝对强度来进行光谱定量分析,而是采用“内标法”。
; 内标法是由格拉赫(Gelach)于1925年首先提出来的,是光谱定量分析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
采用内标法可以减小上述因素对谱线强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光谱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内标法是通过测量谱线相对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⑴.内标法原理
① 在待测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
② 在待测试样中准确定量地加入某一种元素(内标元素),选??标元素的一条谱线作为内标线;
③ 将上面两条谱线组成分析线对。分析线与内标线的绝对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强度(R′)。
;设待测元素含量为c1,内标元素含量为c2;
分析线与内标线强度分别为为I1和I2;
分析线与内标线的自吸收系数分别为为b1和b2
由:I=acb 对分析线和内标线分别有:
I1=a1c1b1 I2=a2c2b2
其相对强度R′为:
其中:
; 在内标元素含量 c2 和实验条件一致时,a为定值,对上式取对数可得:
此式即为内标法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对摄谱法,一般用感光板记录的谱线黑度S来反映谱线强度I,二者有如下关系:
式中,⊿S为分析线对的黑度差,γ为感光板的反衬度,正常曝光时,为一常数。
; ⑵内标元素和内标线的选择;④ 两元素的激发电位/电离电位应相近。如此,当激发条件改变时,分析线对的相对强度仍可保持不变。
⑤ 若用摄谱分析法测量谱线强度,要求组成分析线对的两条谱线波长尽可能接近。
⑥ 分析线与内标线没有自吸或自吸很小,且不受其他谱线干扰。
;(3)标准加入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测量培训课程.pptx
-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填写参考模板2024年.docx
-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练习.pptx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 2018.doc
- 做好客舱清洁前准备课件讲解.pptx
- 铁道信号论文-信号机维护与故障处理.doc
- ISO13485质量手册+全套程序文件.docx VIP
- 汽车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资料(高频300题).pdf
- 多维视角下梧州市普通高中体育生学训现状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江南事业编招聘考试题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综合应用能力(2010-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