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遗传资源之流通与利益-观点种子网
第肆章 農業遺傳資源之流通與利益
4.1.農業遺傳資源與農業研究
4.1.1.美國種子產業之發展歷程
4.1.2.農業研究與遺傳資源之取得
4.2.遺傳資源利用之利益分享概說
4.2.1.生物多樣性公約之規定
4.2.2.從資源利用者之觀點
4.2.3.從資源提供者之觀點
4.3.傳統知識與資源之權利保障分析
4.3.1.在國際公約中之基礎及其爭議
4.3.2.各種權利保障之可行性分析
4.3.3.以智財權保障保障傳統知識之困難
4.4.生態資源合作探勘之規範
4.4.1.生態資源探勘契約分析
4.4.2.生態資源取用相關立法趨勢
4.4.3.總體評價
4.5.國際農業研究之多邊合作模式
4.5.1.國際農業遺傳資源網絡
4.5.2.建立多邊合作模式之困難
4.5.3.智財權對農業研究之影響分析
4.5.4.「農糧作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之制定
4.6.小結
4.1.農業遺傳資源與農業研究
4.1.1.美國種子產業之發展歷程
十九世紀美國主要是由國家負起農業品種研發之責任,在1862年美國農業部設立之前,主要是由美國專利局擔任此種研發角色,並且積極推廣其研發成果。截至1861年為止,專利局共推廣了2,474,380袋的新種子,並且主要是透過各國會議員免費提供給其選民的方式為之(Kloppenburg,1988a:61)。此種模式很明顯地限制了私人種子企業發展的可能性。
由於十九世紀之農業研發主要是以傳統選種培育方法進行,官方的選種方式與農民自己進行的選種並無本質上差別,只是前者比較大規模地、有系統地進行而已。對此種培育方法而言,取得多樣化的種源毋寧是關鍵因素。然而當時只有國家有能力進行全球的植物種源蒐集計畫,故國家之主要功能是在這方面。
當農學界於1900年開始重視遺傳學創始者孟德爾(Gregor Mendel)所提出之遺傳法則後,農業研發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成為有規則可循的科學研發活動,而其專業成份也因此提高。由於遺傳法則之運用必須在育種過程中有系統地記錄各項遺傳性狀,此種技術轉變使國家之農業研發相對於一般農民而言更形重要。但另一方面,由於遺傳法則象徵著育種技術的突破,更引發了私人育種家團體的興趣。1903年成立的美國育種者協會(American Breeders Association,簡稱ABA),其目的就是將育種活動由國家移轉到私人企業。然而此種努力卻要等到1935年出現雜交技術之後才獲得實現。
美國育種者協會首先於1905年提出一項法案,要求讓所有的動物育種者、種子公司、苗圃業者都能獲得專利權或相當的權利金。此項法案雖向國會提出但卻未能獲得通過(ABA,1905:62)。直到1930年才又再度出現植物專利法(Plant Patent Act)之草案,僅賦予無性繁殖品種以專利權。此法案明顯排除了種子公司獲得專利保障之機會,雖然美國種子貿易協會(American Seed Trade Association,簡稱ASTA)曾積極遊說國會將有性繁殖的種子也納入該法案中。但美國國會顯然受到農民之反對壓力,以及對於將糧食作物之種子列入專利保障之後遺症有所疑慮,因此不僅未將有性繁殖種子納入,並且還將原本為無性繁殖的塊莖繁殖品種刻意排除於植物專利法之外,如此一來作為美國人主要糧食之一的馬鈴薯就不在專利範圍內了(Kloppenburg,1988a:133)。由此可見,在此時期美國育種家之政治勢力顯然未達到足以絕對影響國會或行政部門之程度,相較之下國會反而更重視其選區中絕大多數選民,亦即農民的意見。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當時的農業技術也是限制之一,因為有性繁殖之技術在當時仍無法維持子代植株之性狀穩定,因此如果納入植物專利法之保護範圍勢必引起執法上之困難(Altman,1998:648)。
雖然在植物專利法中遭到挫敗,種子公司卻很快地在1935年出現的雜交技術中找到生機。所謂雜交品種就是以反覆自交技術,選擇基因純化之自交系,經由自交系雜交所產出之種子可種植出性狀一致且高產量的品種。此種技術最早被運用於美國的玉米品種。由於雜交種玉米之產量明顯提高,因而引發農民種植意願。但雜交品種具有子代基因分離現象,因此第二代以後之種子會出現產量不穩定情形,導致農民必須持續購買新種子繼續種植。由於雜交品種之出現創造了種子的交易價值,因此使美國之私人種子企業有了發展空間。
從1940到1950年間美國的私人種子公司總營收增加了三倍,其主要原因就是雜交種玉米的種植面積比例從15%暴增到80%。尤其雜交種子之售價平均可高達一般種子的十到十二倍,更是吸引各家種子公司進入此市場的重要誘因(Shantharam,1999:209)。雖然如此,由於美國農業部也持續進行雜交種子之培育工作,因此使私人種子公司必須同時面對與公部門之競爭關係,此終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检测及仪表.ppt
- DG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上海市.pptx VIP
- 光伏发电站场内及并网安全技术白皮书.pdf
-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995.doc VIP
- 2023年09月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_1.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方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VIP
- 【温州】2024年浙江温州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