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 10 年 与互联网联系薄弱到紧密的
大蜕变
10 年间,旅游行业完成了从与互联网联系最薄弱到最紧密的大蜕变。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3 年3 月份,不堪重负的BBC 终于宣布,将《Lonely
Planet》(以下简称《LP》)出售给NC2 Media。交易价格为7780 万美元,仅为
收购价格的35%。
而就在10 年之前,携程登陆美国资本市场,《LP》进入中国,定位为海外
游的穷游网开始创业。
在那时,旅游对中国人来说可能还是一种奢侈品。“驴友”和“背包客”
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词汇。而《LP》所倡导的旅游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
中国旅行者来说都十分遥远。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国内游或者国外游,都只
能选择跟团,之后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旅行路线与内容。
10 年之前的旅游行业,尚归属于“传统行业”,顶多可以称作为“裹着互
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即鼠标+水泥)。
在10 年之间,中国人的旅游理念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LP》所倡导的
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与此同时,“旅游”的概念却发生了质的改变,并
且这一概念下面正在裹挟进来越来越多的东西——无论是涉及旅游的信息工
具,还是衣食住行的需求,抑或是旅游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天翻地
覆的变化。
所以,站在2013 年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上前后观望,《LP》被贱卖这一事件
成为了旅游行业10 年间巨变的最佳注脚。
已经裹挟进众多需求的旅游行业,实际上已经在10 年间,由一个传统行业
变成了与互联网结合最紧密的行业之一。
这种转变过程,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绝佳案例,也是互联网影响人类
社会的一个缩影。
个性化与旅游观念转变
2003 年,在德国一边上学一边给雅虎打工的肖异,发现内地人对海外旅行
的知识知之甚少。那时候,他在广场上见到的内地人几乎都是西服革履的商业
旅行团。像他这样的耍单的留学生,则总是被西方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或者港台
人。
随后,携程在2003 年登陆纳斯达克大大鼓舞了肖异,使他在2004 年2 月
创办了穷游网。他认为,国人能够接触到的海外旅游信息的渠道极为单一,而
这正是穷游网可以填补的空白。
几乎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商学院即将毕业的蔡景晖,给已经定
居在澳洲的《LP》的创始人——惠勒夫妇寄去了一份商业企划书,内容是将
《LP》引进到“驴友”这个词刚刚在年轻人中间流行起来的中国。
与当时的大多数国人不同,对于肖异和蔡景晖这样的已经习惯于只身闯天
下的人而言,带着自由上路才算是真正的旅游。
与他们不谋而合的还有蚂蜂窝的两位创始人——陈罡和吕刚。他们二人在
搜狐网做同事期间,就已经是圈内闻名的背包客了。但他们发现,他们强烈的
分享旅途体验的愿望,在当时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实现——博客过于繁
杂且查找不便,豆瓣不错但对图片支持太差,摄影论坛又过于聚焦于摄影,旅
游论坛同时充斥着大量广告贴——所以,陈、吕二人便索性在2006 年创办了蚂
蜂窝社区,打算办一个纯粹的旅行者分享网站。
实际上,上面所提及的身在世界三地的这3 组创业者,都赶上了旅游行业
的大变革时代。而这种大变革,主要体现之一是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个性化。这
一过程发生在2004~2010 年之间。
在这个时间段之前,基本上只有在这三组“钱、闲具备”的创业者条件之
上的人群(这也是国外较早普及度假游的原因),才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旅游方
式。而一般人群还只能跟团出行,购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标准化旅游
产品,偶尔还会遇到被强迫购物的纠纷。
在这种初级的旅游观念里面,“看”是最重要的内容,旅行者可以自我掌
握的环节很少。但随着中国城市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白
领人群,正在抛开旅行社,走上《LP》所倡导的自由旅程——不仅仅是
“看”,而是沟通、是体验、是“旅途中的人生”。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旅游信息的逐步通畅,是旅游个性化的另一个推动力
量,它进一步降低了旅游的成本。这主要表现为以攻略面貌出现的旅游书籍开
始在书店中大量出现( 《LP》即在此时来到中国),以及Kayak 和去哪儿的出
现。
“Kayak 和去哪儿的出现,是旅游个性化的第一阶段。” 陈罡对《商业价
值》说。在他看来,携程和艺龙(即Expedia 模式)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是把线下
的旅游搬到了线上,是“裹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但Kay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30期传小灵通业务将停止我国电信部署移动业务攻略.pdf
- 论商标独占使用权法律保护.docx
- GRE填空六选二经典题型视频讲解(1)智课教育旗下智课教育.pdf
- GRE写作模板Issue智课网.pdf
- 武冈房地产场研究.doc
- 论睡姿我只服喵星人,这姿势真是绝了!.pdf
- 全球最奇葩10种零食,吃过3样算你土豪。大多数人都没见过!.pdf
- 武冈一中试卷.doc
- GRE阅读经典句型汇总(10)1智课教育旗下智课教育.pdf
- 血缘亲情伦理学认识.doc
- 体育用品行业品牌价值评估:2025年体育用品市场品牌价值评价方法改进报告.docx
- 《临床诊断报告分析》课件.ppt
- 体育用品行业品牌价值评估2025年全球市场品牌创新与设计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在智慧交通管理中的创新策略报告.docx
- 中式快餐连锁品牌2025年市场扩张与标准化品牌价值实现报告.docx
-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智能化提升: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系统运营维护策略报告.docx
- 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营中的创新模式与案例分析报告(2025版).docx
- 体育用品行业品牌国际化竞争格局下的品牌合作与联盟研究报告.docx
-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2025年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个性化服务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