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WCDMA
WCDMA 介绍 无线通信中的几个概念和区别 多址技术 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双工技术 时分双工与频分双工 窄带系统与宽带系统 单个信道的带宽与所期望信道的相干带宽一致 一个信道的发射带宽大于这个信道的相干带宽 宽带系统通常能够带来频率分集的优势 多址技术图示 各种多址的不同的多址方式 频分多址,符号持续时间长,无符号间干扰,直接判决 时分多址,有符号间干扰,无法区分多径,用滤波器进行符号间均衡 自适应均衡器,系数可以调整 每个时隙有导频用以训练系数 直扩码分多址 宽带系统,可以区分多径 多径接收机(RAKE),多径分集 不同的扩频调制方式 直接扩频(DS-SS) 通过将伪噪声序列与基带脉冲数据相乘来扩展基带数据,其伪噪声序列由伪噪声生成器产生 误码率受限于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影响 用功率控制来克服远近效应,受限于功率检测的精度 跳频扩频(FH-SS) 数据以发射机的载波频率跳变的方式发送到表面上随机的信道中 每个信道上,在发射机再次调频之前,数据用传统的窄带调制方式发送一些小的突发 无远近效应的影响,因为多个用户不会同时使用同一频率(Bluetooth技术、快、慢调频) 直接扩频调制技术 扩频波形由扰码序列和OVSF叠加产生 扩频通信适合于无线通信环境 有抗干扰能力,每个用户唯一的扰码序列或者唯一的OVSF码,抗多址干扰 所有用户、基站都使用相同的频率,可以简化频率规划工作 良好的抗多径干扰特性: RAKE接收机利用多径分量 同时由于宽带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反映在时域上,多径干扰导致传输延迟的PN信号和原PN序列的互相关性减弱,导致延迟信号对接收机的影响减弱 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 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扩频码字x1(t),x2(t)… 其自相关特性决定了多径干扰特性 其互相关特性决定了多址干扰特性 自相关函数 R(τ)=x1(t),x1(t+τ) 互相关函数 V(τ)=x1(t),x2(t+τ) 理想的扩频码 扩频码有优良的自相关性: 扩频码有优良的互相关性: WCDMA的扩频和加扰 扩频码 用来区分用户占用的信道; 正交可变长扩频码(OVSF) 码字的长度是2的整数次幂 对于上行链路:SF=2k(k=2,3,…,8),即SF=4,8,…,256 对于下行链路:SF=2k(k=2,3,…,9),即SF=4,8,…,512 对于长度一定的OVSF码,其包括的码字总数与其码长度相等,即共有SF个长度为SF的OVSF码 不同长度,长度相同的不同码字之间相互正交,其互相关为0 OVSFWalsh 扰码 区分不同的用户或基站 有尖锐的自相关性 尽可能小的互相关性 产生容易,足够多的序列数 尽可能大的序列复杂度 Gold扰码 2个特定的m序列相加 具有良好的自、互相关特性 上行区分用户,下行区分基站 长扰码短扰码 CDMA扩频技术 扩频因子与业务速率 WCDMA系统的SIR 定义处理增益G=W/Rb则 符号速率×扩频因子=码片速率 如WCDMA,码片速率=3.84MHz,扩频因子=4,则符号速率=960Kbps; cdma2000-1x,码片速率=1.2288MHz,扩频因子=64,则符号速率=19.2Kbps; 常见的业务速率与扩频因子数(上行) 12.2K语音 SF=128 64K可视电话 SF=32 RAKE接收原理 多码传输 R99和R4比较 无线资源管理 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功率控制 负载控制 AMR控制 远近效应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效果 对DS-CDMA系统的容量有决定性作用; 多址干扰-远近效应 功率控制的目标: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上行);减少对其他基站的干扰(下行) 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 有三种功率控制原理:开环、内环和外环 开环: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以达到期望的误帧率(误块率) 内环: 测量信噪比,并向移动台发送指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块速功控,1500Hz) 外环: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慢速功控,周期1个TTI) 小区呼吸和负载控制 AMR控制 切换类型 切换分类 切换有频内软切换、更软切换、硬切换,频间(硬)切换,系统间切换等多种形式。软切换(宏分集)、更软切换是CDMA系统的特色,只有在小区之间同频工作时才能方便地进行(一个射频接收机即可完成)。 切换按系统可分为系统内切换和系统间切换。系统内切换是指在同一系统内的切换,如UMTS系统内的切换;系统间切换是指在两个不同系统间的切换,如从GSM到UMTS的切换,或从UMTS到GSM的切换。 切换按工作频率分为频率内切换和频率间切换。频内切换是指在同一工作频率的切换;频间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两个不同工作频率之间的切换。 切换过程和效果 CDMA系统小区的频率一致,软切换时,移动台同时与多个基站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