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上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总则上课课件

第一章 刑法概述 2、广义刑法分为: 二、刑法的性质 ㈡、刑法的法律性质 2、与其他部门如民法、经济法的联系 第二节 刑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二、刑法的任务 第三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二、刑法的补充 三、刑法的修订 ㈡ 、新刑法的特点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例一: 例二: 二、刑法的解释 ㈠ 按解释的效力,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刑法的立法解释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㈡ 按解释的方法分类,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2、论理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三、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的适用 第三节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内容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 4、普遍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的规定 ㈠ 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1、领域的含义 2、属地管辖的例外 ㈡ 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㈢ 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㈣ 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例一: 例二: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失效基本上也有两种方式: 二、刑法的溯及力 我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 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图示: 案例 巴东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9年5月10日晚,邓贵大、黄德智等人酒后到该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梦幻娱乐城玩乐。黄德智强迫要求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陪其洗浴,遭到拒绝。邓贵大、黄德智极为不满,对邓玉娇进行纠缠、辱骂,在服务员罗某等人的劝解下,邓玉娇两次欲离开房间,均被邓贵大拦住并被“ 推坐 ”在身后的单人沙发上。当邓贵大再次逼近邓玉娇时,被推坐在单人沙发上的邓玉娇从随身携带的包内掏出一把水果刀,起身朝邓贵大刺击,致邓贵大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受伤。一直在现场的黄德智上前对邓玉娇进行阻拦,被刺伤右肘关节内侧。邓贵大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黄德智所受伤情经鉴定为轻伤。 巴东县人民法院认为,邓玉娇在遭受邓贵大、黄德智“无理纠缠、拉扯推搡、言词侮辱”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实施的反击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被告人邓玉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案发后,邓玉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心境障碍(双相),属部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据此,依法判决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 第四章 犯罪概述 二、犯罪的特征: 不应受惩罚与不需要惩罚的区别 犯罪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的分类 二、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类型 第四章 犯罪构成 二、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 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的两个基本特点: 三、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二、犯罪构成的特征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要件与结构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体 二、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 第四节 犯罪构成的类型划分 二、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 三、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学术动态 明德刑事法论坛第六期成功举行 冯亚东教授谈“犯罪构成体系问题” 11月3日晚,由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明德刑事法论坛”第六期在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报告人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冯亚东教授,他主讲的题目是“犯罪构成体系问题”,担任本次论坛的评论嘉宾有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黎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肖中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教授担任主持,中心付立庆博士以及法学院学生数十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近年来,围绕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学者们普遍认为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则存在着重构派和完善派的争论。冯亚东教授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的犯罪论体系不必重构,并且认为四要件的构成要件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发。首先,就犯罪论体系的本体问题,即犯罪构成究竟是一种法律规定,还是一种理论形态或者是生活事实,抑或是三者的综合。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法律规定,犯罪构成是区分犯罪成立与否的唯一标准。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