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形象演变及其文化意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纣王形象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纣王形象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历史上的纣王本是一个功过参半的悲剧人物,但在后来的文化典籍中却越传越坏,以至于言暴虐不仁之君必举纣王。宋元以降,在讲述武王伐纣故事的系列作品中,纣王因失德而失天下的暴君形象是一以贯之的,但又同中有异:《武王伐纣平话》中的纣王形象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列国志传》中的纣王形象呈现出向正史回归的倾向;《封神演义》中的纣王形象则是“善端”与“虐政”的化合体,深受宋明理学尚德斥法、崇王黜霸及“君心”决定论等思想的影响,纣王形象发展至此基本定型。在此后的其他宫廷或民间说唱演绎作品中,对纣王形象的塑造基本沿袭了《封神演义》的写法。   关键词:纣王;《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封神演义》;理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61-06   无论是在《尚书》、《史记》等古代典籍中,还是在《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纣王都是典型的暴君形象。但学界对这一暴君形象的研究却处于失衡的状态中。史学研究者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学研究者却鲜有深入系统的讨论,打通文史的综合研究则迄今未见。有鉴于此,本文拟打通文史界域,对纣王形象进行由源及流的整体考察。以下主要沿着从古代典籍到讲史小说《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再到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这一历时性线索,探讨纣王形象生成演变的过程,揭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独具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   一、古代典籍中的纣王形象   历史上的纣王,到底是一个功过参半的悲剧人物,还是一个内行不道、外肆征伐的暴君?这是学界聚讼不休的一桩公案,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究其原因,是现存相关的历史资料多数都曾经过儒家学者的加工整理,对纣王几乎是一致的口诛笔伐,鲜有绝对客观真实的记载。关于此点,历代学者多有论述。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淮南子》也说:“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王充《论衡》曾就纣恶之事逐条予以辩驳。(曼)崔述《商考信录》将纣之不善归结为五条:一是听妇言,二是荒酒,三是怠祀,四是斥逐贵戚老成,五是收用?邪小人;谓纣王“盖惟迷于酒色,是以不复畏天念祖,以致忠直逆耳,谗人幸进……经传之文互相印证,纣之不善了然可见,初无世俗所传云云也”。近人顾颉刚对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详加考证,指出在《尚书》中,纣的罪名计有六条,其中“最大罪名是酗酒”;在春秋时期,只有《论语》所言“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三项罪名;到了战国之际,他的罪名“骤然加增得很多,而且都是很具体的事实”,合计新增二十七条;到了西汉,“他的罪恶的条款因年代的更久远而积叠得更丰富了”,合计新增二十二条;东晋时,梅赜作《伪古文尚书》,合计新增三条,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合计新增十条,经过这样的不断增益,至此纣王的罪行“已经充类至尽”了。   根据前代学者的考证,可见历史上的纣王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坏,其罪行也不像历代典籍所记载的那么多。一些现代研究者甚至认为纣王曾为古代中国的统一做出过贡献,至少也是集改革者与暴君于一身的功过参半的人物。但就通行的文献记载而言,纣王又的确是一个“内行不道,外肆征伐”的典型的暴君形象。这主要表现在他自矜其能、骄傲拒谏,穷奢极欲、荒淫残暴,残害贤臣、重用奸佞以及穷兵黩武、肆行征伐等方面。   武丁以后,商朝的统治阶级越来越腐化,到了纣王时,情况更为严重。《史记》谓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论衡》说他“力能牵铁甲钩,抚梁易柱”,可见他天分极高。但他并未发挥这些长处,反而自矜其能,骄傲拒谏。《史记》说他“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纣王依仗王室的特权,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对治下民众肆行虐政。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酗酒无度。《诗经》借文王之口,指责纣王及其贵族“靡明靡晦”、“俾昼作夜”地沉湎于酒的荒淫行径;《史记》说纣王“好酒淫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其次是宠信妲己。《史记》说他“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列女传》谓其“不离妲己,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再次是横征暴敛,奢侈腐化。《史记》说纣王“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春秋繁露》、《帝王世纪》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复次是严刑虐政,残害生民。《史记》谓“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⑩;《淮南子》谓其“燔生人,辜谏者,为炮烙,铸金柱,剖贤人之心,析才士之胫,醢鬼侯之女,菹梅伯之骸”。   纣王还自恃材力而疏远、残害旧臣,亲近、重用奸佞。《尚书》说他“?其肴长,旧有位人”,并把“四方多罪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