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年产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产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实施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 项目概况: 本项目以安康市蚕桑产业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白厂丝市场需求为基础,对现有白厂丝生产线及烘茧站进行改扩建,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改扩建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车间一个; (2)改造燃柴烘茧站,新建10座砖混结构大型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站,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每站800平方米),年烘干茧1200吨; (3)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 1.2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现状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价值的代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全行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调整。1999年之后,丝绸行业才实现了扭亏为盈,出现了全面恢复性的增长,并使我国丝绸产品继续在国际上保持优势地位,丝绸行业也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几个优势产业之一。白厂丝是由蚕丝缫制而成,是生态学非污染天然纤维,具有其它纤维及加工品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能。我国是白厂丝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以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国际生丝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丝绸业竞争加剧,对我国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和冲击。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透向了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以及日、韩、法等国家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甚至尼泊尔等国家蚕丝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印度丝绸和泰国丝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特别是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丝绸第二大生产国家和第一大消费国家。加之其他东南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致力于蚕丝业的发展,全球丝绸原料供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 1.2.1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纺织科技的飞速发展,化纤仿真丝技术的不断突破,蚕丝纤维继续受到激烈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在克服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上,至今还没有能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和对世界丝绸业发展起突破性作用的产品。但是与丝绸领先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目前,日本、巴西、韩国自动缫丝机占85%以上,而我国只有42.6%;意大利无梭织机比例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15.4%。 近几年,随着城市丝绸初步加工能力的转移和“东桑西移”的发展,蚕茧生产和丝加工能力都得到较大的巩固和提高,而深加工和精加工没有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初加工和深加工不能同步发展,致使丝绸原料性产品超过最终产品的需求,导致原料性产品不断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我国丝绸行业只有从以原料性产品生产为主转移到以最终产品生产为主,才能全面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使我国由“丝绸大国”逐步变为“丝绸强国”。 作为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陕西一直是全国蚕桑的主产区。早在6000年前的半坡氏族时期,陕西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采集、利用野蚕茧的技能。 作为陕西省的特色产业,茧丝绸产业目前在陕南秦巴山区、关中浅山、丘陵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企业增收、地方财政增长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尽管2008年陕西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有所波动,但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基本上和2007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而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茧丝绸产业重心西移必将成为趋势,而这些因素均为陕西茧丝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产业定位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1.3 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3.1 符合《陕西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要求 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引导下《陕西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机遇,按照大力发展陕南、积极开发陕北、适度发展关中的基本思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改造优化茧丝加工业,有序开发茧丝绸产品综合利用,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全省茧丝绸行业贸工农协调发展,提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本项目凭借安康市优越的蚕桑种养殖条件种,积极改扩建白厂丝生产线,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十一五”产业政策。 1.3.2 有力促进安康市蚕桑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安康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安康蚕桑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