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中虚实结合
古诗鉴赏中虚实结合
内容摘要: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能相生,表明?也是一种存在,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是靠实生发出来的,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而虚和实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古诗;鉴赏;虚与实
诗词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物、虚景、虚境,也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实相生在诗词中的运用,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方式,虚实相生运用的好,可以使作品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一、何为古诗中的虚与实呢?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来讲。
1、景为实、情为虚
一首好的诗词自然是情景交融的,情景交融自然也就到达了虚实相生。诗词中“实”之描写,缘于生活的写实。人世沧桑,千古话别,江山更替,忧国伤时,壮志未酬,仕途坎坷……多少真情流笔端,万千思绪积心头,以“真”之描写,“实”之描摹,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一个真实的话别场景、一个真实的“乌衣巷口”……诗词中“虚”之描写,缘于联想与想象。作者驰骋联想与想象的骏马,可以假托梦境寄情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遥想未来之景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铃霖》);也可以梦回昔日叹今生,“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虚”是诗人营造的另一个空灵的境界,有“虚”则境界全出,自成千古名句、万世名篇。
2、眼前之景为实,想象回忆???虚构之景为虚
如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景物为实,情志理为虚
如朱熹《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就是这种手法。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即是如此。
二、诗词中虚与实的不同关系的表现
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的虚和实)中指出,”虚”和“实”辩证地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诗词中的“虚”“实”也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阐之,或以虚衬实,或彼此对比,或渲染气氛,或侧面烘托,形成一种含蓄蕴藉和引发读者共鸣的艺术魅力。
以虚衬实。
“虚实相生”中“虚”“实”关系,往往以“虚”衬“实”,或正衬,或反衬,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收到一种耐人寻味、饶有情趣的艺术效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彼此对比
虚写诗中之人、之景、之境,跟实写之人、之景、之境进行比较,从而抒发心中郁积之情,抚今追昔、睹物思人、今昔对比类居多。苏轼《江城子》中“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梦境与现实对比,诉说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夫妻至情。
渲染气氛
“实”之描写,从客观角度描绘情景,而“虚”之描写,有时以浓墨重彩之笔调,层层铺陈之笔法,写想象之景,渲染符合当时情景的气氛,使“实”之描写更真实、更感人,以有尽之乐写无尽之乐,或以有尽之哀写无尽之哀,使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言虽止而意无穷。
欧阳修《踏歌行》正是运用“虚实相生”艺术中“虚”的描写渲染一种凄清的离别气氛,更好地抒发情感。
侧面烘托
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诗人虚写的对象是为了侧面烘托实写的对象。写山之高,而想象轻云之萦绕,飞鸟之难进;状水之险,而设想环境之恶劣,行人之艰辛。王之涣《登鹳雀楼》描写鹳雀楼正是运用虚写黄河人海来侧面烘托楼之高耸。
三、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前两联写实。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