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商名人堂——野集团董事长李金友
· 李金友
绿野传奇
来源:华商韬略编委会 作者:陈光
敬天地、亲自然的李金友,以独特的风格成就了绿野集团。
他在荒地上建起了“最佳住宅”,在废矿湖上盖成了“亚洲最佳酒店”,他开创了“拓展地产”这一模
式,将无人问津的地段变为世外桃源。在他之后,出现了很多效仿者,但始终不得其精髓。
这并不是他在业内被“神话”的主因。曾经,李金友挥金如土,掘得第一桶金后,便能将一个白领的
月薪当做小费挥霍出去。之后,他坐在马来西亚第一架私人飞机上,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了,但
是并不快乐”。
他剔去头发,短暂出家。回来后,他虔诚向佛,极少谈论事业,在推广中国文化方面不遗余力。或许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那种学究般说教的风格,但是没有人会浪费向他请教的机会,因为他的绿野集
团,仍在延续传奇。
将荒地变成“比佛利山庄”
柔佛州位于马来西亚的南部,毗邻新加坡,远眺南洋,这个蕉风椰雨的州出过不少马来西亚历史上的
著名人物,华侨领袖陈嘉庚便是在此地起家。
1955 年,李金友出生于柔佛州最南部的小镇塔株巴辖,童年里,家庭状况虽算不上优越,也算度日无
忧。但13 岁那年,父亲的去世给整个家庭沉重一击。在母亲和大哥的拉扯下,李金友在贫困中成长。
母亲是传统的华人妇女,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教会了李金友很多人生的道理。尽管家计艰难,
母亲仍坚持供李金友读完了高中。在华文小学和华文中学里,李金友学习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他很喜
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论语》、《十二孝经》里的故事,他至今脱口而出。
1
· 李金友
17 岁那年,高中毕业的李金友怀揣着大哥给的100 林吉特,只身前往吉隆坡。熙熙攘攘的首都里,李
金友这样的外乡穷小子数不胜数。每一天,他们都得为了生计奔波。
李金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出版社当百科全书的推销员。好的推销员需要具备多重能力,不但知
识全面、能说会道,还得有“厚脸皮”和强大的内心,因为每天都会面临拒绝。
从最初的畏手畏脚到习以为常,在销售的领域里,李金友练就了一身本领。越发自信的他开始尝试各
种领域,古董推销、医疗保险销售、印刷厂等。基本上看见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努力做什么,马来西
亚刚有彩色电视机的时候,他就跑去泰国进口彩电。
3 年的时间内,李金友的眼界不断开阔,他异于常人的嗅觉也初露狰狞。20 岁那年,他接触到了自动
门,觉得这个新行业在马来西亚很有前途,于是,他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从意大利引进电子自动门。
这笔生意让这个穷小子翻了身,引进电子自动门的第一年,他便赚到了100 万林吉特。
绿野休闲城一角
21 岁的百万富翁,即便身处卧虎藏龙的吉隆坡,李金友也算了不得。暴富后他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夜夜笙歌,给小费一出手就是 500 元林吉特,彼时一个白领的月薪不过几百。回想起那段放诞不羁的
时光,李金友觉得“太年轻了有钱不是好事,不懂得珍惜”。
大手花钱的同时,李金友也在更努力得赚钱。上世纪80 年代前中期,马来西亚经济维持了良好的发展
势头,置身千变万化的商海,李金友始终维持一个原则:投资没有人、或者很少人经营的行业,在行
业里做到最佳。秉持着这一原则,他受益颇丰。
1986 年,在投资上一直信马由缰的李金友,遇到了人生的“真爱”——房地产。“房地产很特别,我
觉得有一些事业是人家‘要’,但不一定‘需’。房地产是人家既需又要,只要你懂得经营,不超额借
贷,它就是一个风险最低的产业。”李金友说。
2
· 李金友
进入 80 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开始下滑,1989 年更是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房地产项目并不被
人看好。另一方面,当时马来西亚已经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地产企业,和这些大腕比起来,李金友的资
本有点不够看。
他需要一个低投资高回报的项目来为地产事业奠基。好在李金友从来不缺乏发现的眼光。他相中距离
位于吉隆坡南部、距离市区30 公里的一块面积达120 多公顷的荒芜胶园。
这块土地属于李金友的朋友、一位证券银行的主席,在经济萧条期,李金友以高于当时地价 60%的价
格和对方达成购买协议。当时他当时并没有付钱,也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