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
370-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
* * 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 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 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 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 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 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 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 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 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 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历史不会忘记――永远的长征精神 时钟,不会因为沧桑变迁而放弃前行的脚步;流水,不会因为岸边美丽的风景而停止奔向大海的憧憬;落叶,不会因为秋天的挽留而徘徊归根的情感;人生,更不会因为怀念过去而获得命运的垂青。 然而,有些时候,时钟会敲响悦耳的铃声,流水会让浪花飞腾,落叶会变成迷人的红,人生也会为它涂上最绚丽的色彩,转化为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1921年7月21日,历史不会忘记。就在这一天,诞生了领导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当家作主的政党;就在这一天,诞生了指引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不断进取的政党;就在这一天,诞生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走向辉煌的政党…… 1936年10月,就是这样一个时刻。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战斗激情在陕北沸腾;那一刻,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镌刻下了永恒的两个大字――长征。 1949年10月1日,历史也不会忘记。这一天,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过去和一个新纪元的来临;这一天,标志着中华儿女真正当上了国家的主人;这一天,预示着一幅美好的画卷即将展开…… 历史不会忘记,并将永远牢记他们。牢记他们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中国寻求了一条充满光明的道 路;牢记他们为求得人民的解放用自己的鲜血灌注的这片殷红的土地;牢记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刻不 忘为人民利益着想的视死如归;牢记他们在艰难险阻之下也丝毫不减的为国忧为民愁的爱国主义;牢记他 们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是怎样的临危不惧、不折不挠;牢记他们在权贵的诱惑下又是如何的决不趋炎附 势、不为权贵所诱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