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 境 障 碍(mood disorders)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心理卫生科 江永美 要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程与预后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定义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为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多为反复发作,间隙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可转为慢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概述—分类 CCMD-3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躁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概述—历史 希波克拉底第一个描述忧郁症 1851年Falret提出循环性精神病 1896年Kraepelin 首次将两组外表完全相反而本质却相同的躁狂症和抑郁症归为一种疾病, 并将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以后又有人称为“情感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 概述—流行病学(1) 患病率 中国:0.083% (终生),0.052% (时点) 美国(Kessler ,1994):重症抑郁17.1% (终生),10.3% (时点);双相障碍1.6% (终生); 心境恶劣 6.3% (终生) 好发因素 性别(女 性比男性高2~3倍 ) 青壮年占80%左右 生活事件 概述—流行病学(2) 常伴发抑郁的躯体疾病 脑卒中、癌症、急性心梗、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帕金森病等 常伴发躁狂的躯体疾病 甲亢、癫痫等 概述—疾病负担(1) 心境障碍的疾病负担 ●人类前十位功能障碍性(disability)疾病: (C J L Murray等,1995 ) ①单相重性抑郁 10.7% ②缺铁性贫血 4.7% ③跌伤 4.6% ④酒精滥用 3.3% ⑤慢阻肺 3.1% ⑥双相情感障碍 3.0% ⑦先天性疾病 2.9% ⑧骨关节炎 2.8% ⑨精神分裂症 2.6% ⑩强迫症 2.2% 概述—疾病负担(2) WHO全球疾病总负担(1990) 单相重症抑郁症第5位 双相障碍第18位 抑郁症加自杀占5.9%,列第2位 中国(1990年) 单相重症抑郁症第2位 双相障碍第12位 预计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遗传学研究 : 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 神经递质研究 : 5-HT能假说 ,NE能假说, DA能假说 神经内分泌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与环境应激 总是心情不好是病,好过头了也是病! 心境障碍以持续而显著的情绪低落或高涨为主要表现,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 一般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完全正常 虽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不出现精神衰退 临床表现—躁狂发作 典型症状: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活动增多 情感: 情感高涨(内心体验,外在表现,感染力) 易激惹 情感多变 临床表现—躁狂发作 思维: 思维奔逸:速度快、数量多、内容丰富生动,可有音连、意连 自我评价高,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 行为: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的 计划多变 挥霍浪费 做事冲动 好管闲事 临床表现—躁狂发作 注意: 随境转移 感知: 幻觉 意识: 谵妄性躁狂 自知力: 不完整或完全缺失 临床表现—躁狂发作 老年躁狂发作: 夸大、狂妄自大,攻击行为,妄想,而活动增多、情感高涨不明显 儿童躁狂发作: 活动和要求增多,可有攻击、破坏行为,耐受性降低。少年期可伴有分裂性症状 病例一 谢某,男性,35岁,因间歇性反复发作兴奋话多、夸大,伴动作行为增多、易激惹3年入院。 患者于2001年一月上旬无诱因急起精神异常,表现为兴奋话多,无故指责他人,在单位无理取闹,要书记打报告到市里批钱给他,否则就要罢书记的官。称自己能升官发财,能当局长等。稍不顺意就发脾气、骂人,有时甚至打人。还无控制地购物,再将买到的烟酒、书籍随意散发给陌生人。活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夜间少眠。2月首次入院,病人进入病房后对人一见如故,言语亲热,讲话滔滔不绝,内容多为自吹自擂。情绪高涨,不认为自己有病。当时诊断“躁狂症”,服用碳酸锂数周后好转出院。 2004年5月,患者第2次复发。复发后再次中断日常工作,言语增多,经常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到处游逛,甚至乘车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窜,对人称是“上访”。在其所流窜的城市里,病人靠到餐馆打扫别人的剩饭菜或偷窃度日,夜间则露宿街头。病人还扰乱社会秩序,有时站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