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分论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8
第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一
李某因下岗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暴自弃,一日其私自在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籍此自杀,因李某住在城市的老城区,木结构的房子都是连在一起,火势蔓延,幸亏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才未酿成严重后果。
问: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并说明理由。解析
案例二
某运输公司载货大卡车司机某甲,因多次使用汽车进行盗窃犯罪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因甲在劳改期间有悔改且有立功表现,于2004年6月被依法假释(刑期至2005年4月)。某甲被释后,对以前曾揭发其犯罪行为的同事赵某怀恨在心。2004年7月某日深夜,甲偷偷窜到停车场,将赵某驾驶的东风牌汽车的刹车装置进行改装,企图制作行车事故,陷害赵某。次日晨,赵某驾车前往仓库装货途中,使用刹车时发现有问题,幸亏路面宽,车辆少,才没有造成事故。经检察发现系人为破坏刹车装置,便及时报告了公安机关,某甲再次被依法逮捕。 试分析:1、行为人甲的行为构成何罪,法律依据是什么?
解析
;案例一解析: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放火罪。本案中,李某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作为一个正常人,他明知焚烧自己的木结构房屋必然会殃及与自己的房屋连在一起的邻居的同样也是木结构房屋,危害公共安全,而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的发生;在客观方面,李某实施了放火行为,放火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实践中对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实际危害后果不尽相同,本案中李某放火虽未酿成严重后果,但行为人的放火行为却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因而也构成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行为人虽然放火焚烧的是自己的财物,但却是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为侵犯的客体,即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体方面。李某符合放火罪的主体特征,因而,综上所述,李某的行为构成了放火罪。 返回
案例二解析:甲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便用中有火车、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足以使交通工??发生倾毁坏危险的行为。甲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汽车,并且破坏刹车装置,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因此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返回
;概述;;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法条文从第114条至第139条,共26个条文,有47个罪名。危害公共安全罪按其犯罪行为方式、侵害对象,可以划分为五小类犯罪。/programs/view/3phUOdUGi1k/
;9.11事件后,为了适应反恐斗争的需要,2001年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三),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作了必要的修订,把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并增加了资助恐怖活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危险物质罪和抢劫危险物质罪等。
第134条 第1款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2款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新修改)
第135条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新修改)
第139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新增);重要罪名:放火罪 失火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116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120(修正案3) 劫持航空器罪121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128 交通肇事罪133 重大责任事故罪134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一、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指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的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的行为(1)“公共安全” (2)“不特定”(3)“多数人”
二、构成特征:
1、即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质上来说,公共安全包括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工作、生活安全。从量上来看,公共安全是:不特定的多数。所谓不特定是相对于特定而言,是指危害行为侵害或者可能侵害的犯罪对象以及造成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无法预料也难以控制。; 不特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或者不明确性,即犯罪行为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几个特定的人或者某项特定的具体财产,而是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不特定的公私财产,如在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上放炸弹,在居民区放火等。二是危害结果的不确定性。即犯罪行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都具有不特定性。即其所造成的后果范围之广、性质之严重以及数量之大均为人们难以预料的。
对危害公共安全中的理解:① 不特定的多数不应当以人数或者财产的多少来划分。②是否特定不能以行为人是否有特定的犯罪对象或者目标为唯一依据。③不特定与特定是相对的。④公共安全即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财产安全,同时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再探究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ppt
- 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含答案).doc
- 再过一个礼拜,西安将成为全国最美地城市!.pdf
- 再过15天,重庆将成为全国最美地城市!.pdf
- 写在前面的话六十巡礼守正创新建设现代民政新格局天津市4.ppt
- 写给我亲爱的老婆X(保证书)(多篇).doc
- 写给老师感谢信(多篇).doc
- 写给自荐信(多篇).doc
- 写给重庆华爱耳鼻喉医院的感谢信(多篇).doc
- 写给领导检讨保证书(多篇).doc
- T_SXCAS 041-2025 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50∕T 104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范—堆石混凝土工程.docx
- DB54_T 0380-2024 牦牛早期断奶技术规范.docx
- DB63_T 1988-2021 小微湿地认定规范.docx
- DB4412_T 31-2024 地理标志管理规范.docx
- T_JXXCCY 019-2024 茄子四杆整枝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353.3-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3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docx
- DB43_T 3006-202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导则.docx
- DB37_T 5261-2023 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32_T 4341-2022 水下道路隧道消防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