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拜占庭帝 国史1
拜占庭帝国史1
拜占庭帝国
Byzantinische Geschichte
(324----1453,5,29)
拜占庭帝国包含了一切伟大帝国所应该具有的特质,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曲折复杂的宫廷争斗,来回反复的信仰变化,辉煌的征战史,以及最不该忘记的一座和东方帝国相似的伟大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伟大的城堡依靠坚固的城墙和守卫者不可思议的军事科技在几个世纪以来抵挡住了来自阿拉伯人,基督教军队,高加索国家的攻击,最终在乌尔班设计的几乎超越那个时代的武器的攻击下轰然倒塌,神圣的索菲亚教堂也被潮水般涌来的奥斯曼人改为了穆斯林世界的重要清真寺,并延续到今天。
作为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的伟大特性不只体现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方面,更表现在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上,就像曾经的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一样,先进的文明包容了所有种族的人民,甚至连毁灭这些帝国的入侵者都被这些文化所征服,拜占庭和其他伟大帝国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进程当中的文化存储库,所有和帝国有过交流的文明或多或少的吸收了帝国的文化,同时帝国也有选择的借鉴了外来的文明。可以想象如果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这样生命力持久的庞大帝国,而是以诸多的较小的国家取而代之,那么将会有不计其数的文明因为其国家载体的毁灭而随之覆灭,正是这些长寿的帝国保证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与传承。我们将从帝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邻国以及皇帝这几个角度出发,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强大帝国的实力,不论是对付西方的基督教国家还是东方的阿拉伯国家,帝国总是表现出极为强大的自我恢复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帝国的强大其实是依靠着其本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达到拖垮对手的目的而产生的结果。接下来的内容将通过一系列影响帝国命运的事件来阐述帝国的兴衰。 毁坏圣象时代
(711—843)
我认为这场运动和历史上的无数次政治斗争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如同历史上所有的关于圣权和皇权的斗争一样,其本质实际上是世俗权力的代表与宗教势力的代表进行的一次权力平衡的游戏,我们甚至可以将这次运动看作是后来发生的卡诺莎事件的前兆,自从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3年颁布米兰赦令之后,随着教会势力的壮大,基督教组织终于发展成
了一股可以和皇权相抗争的势力,我们可以将这种矛盾和中国的皇权相权危机来做一个对比,其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权利的争斗始终处于世俗权力的内部范围,而西方的权利争斗出现在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之间,所有这些权力争斗的结果大多都以皇权的胜利为结果,而从全球史来看这也符合宗教势力退出核心世俗权利范围的大趋势。 利奥三世时期
利奥三世为首位推行此运动的皇帝。利奥三世在726-730年间,两度宣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是为破坏圣像运动。首先他在726年,颁布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中止了君士坦丁堡及各省的一切关于偶像崇拜的活动,同时大批教会的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亦必须交税,教会被取缔,大批修士还俗,恢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征用教会产业,宣布没收意大利南部什一税,730年,他召开宗教会议,撤换了反对运动的大教长日耳曼努,代了是拥护运动的大教长阿纳斯塔西乌斯,并制定了有关的宗教法规,为此运动提供了宗教上理论的依据。教皇额我略二世对此表达强烈抗议,部分意大利和希腊地区更爆发了人民起义,727年,拉文纳更因此脱离帝国的统治,731年,额我略二世更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不过都无阻破坏圣像运动的进行。
君士坦丁五世时期
利奥三世于740年去世,利奥三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子承父业,继续推行此运动,虽然运动因阿尔塔瓦兹德中途夺位而暂停,但在743年,君士坦丁五世复位后再次推行,大量的圣像艺术品焚毁,教堂内的圣像雕刻被石灰水洗清,破坏圣像运动的推行一直打击教会的收入及发展,更重要的是破坏圣像运动一直在教会中未找到定案,此运动一直激发各教义派别的矛盾,令社会处于不安的情绪,结果君士坦丁五世得此加强集权统治,754年,君士坦丁五世更于一次宗教会议中,将圣像崇拜的拥护者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遂出教会。另一方面,教皇哈德良一世为了救助受到君士坦丁五世迫害的信徒,于782年,复修了希腊咏经团圣母堂,作为收容逃难信友。
伊琳娜女皇时期
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但由于年幼由伊琳娜女皇摄政,但伊琳娜女皇很快就废掉君士坦丁六世的皇位,伊琳娜女皇和支持圣像派妥协,教宗哈德良一世得以在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讨论敬拜圣像在教会中地位的问题,结论是不断注目于绘画的图画能够维持一个人的信仰,并使人经常留心其中的教训,肯定了圣像之重要性,且重申圣像可以被重视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并下令把反对圣像崇拜者的法令、文件和著述全部销毁,但这次会议并未停止圣像破坏运动。
利奥五世时期与终结
到了815年,利奥五世召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