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成功需要用难以想象付出和努力换来.docVIP

施正荣成功需要用难以想象付出和努力换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正荣成功需要用难以想象付出和努力换来

施正荣成功需要用难以想象付出和努力换来   2007年1月20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隆重揭晓,站在获奖者的行列中,施正荣的笑脸同他的事业一样光鲜照人。这个创造中国能量神话的人,最恼火的是别人称他“一夜暴富”,因为他的财富列车虽然快得令人眩目,但他的成功过程却和许许多多人一样,经历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困惑与艰难……   149亿元的身价,令许许多多人为“中国首富”及他的“一夜暴富”咂舌羡慕,而此时施正荣却有几分伤感和气愤:“怎么是‘一夜暴富’呢?天上能掉个馅饼下来吗?这是多年来的学习工作的经验,还有平常人很难想象的付出和努力换来的。”      发现机遇      24岁那年,施正荣到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饱吮世界太阳能领域的最新技术,成长为这个研究领域内的“新贵”。他师从国际级权威马丁?格林教授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获得博士学位,并且主持第二代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开发研究,他个人还持有10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在成千上万的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为创业方向发愁或紧盯着发展正火的房地产、IT业的时候,施正荣却对一个国人还不太关注的产业――太阳能抱以满腔热情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能源的减少,太阳能发电已经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能量补给方式,由于人们对太阳能的认识还不够,中国的市场远远没有打开,因此,光伏产业的市场是无限大的。预计不到10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就接近并且低于煤电,所以光伏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阳光产业。   2000年,施正荣带着自己的技术、项目和对新能源前景的期待回国创业。而此时,无锡市政府伸出橄榄枝,力邀施正荣在无锡创业,做一名“科学家老板”,并提供最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由此,“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很快组建。   施正荣当年参与创业的一位伙伴回忆道:一开始就有人对企业道路表示了质疑,认为要做大企业,还是得靠房地产、建设工程等行业。不过,这丝毫没有动摇施正荣的雄心壮志和发展思路。他依仗自己的技术优势,并坚信太阳能在能源领域的大好前景。   这位伙伴至今记得施正荣当年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做这个行业,一无污染,二无负担,三不违法,四不违背良心,干干净净地赚钱,何乐而不为?”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施正荣那样有眼光。   回忆起自己的选择,施正荣说,当时许多人认为,太阳能技术在发达国家才有用武之地,但他坚信这一技术对中国大有裨益。“人多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广阔。我们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介入了一个合适的行业。”   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发不出工资、嫡系纷纷离开、清洁公司上门讨债搬家具,施正荣依然自信,而这自信的背后就是一种把握:对一个行业的把握,对公司发展的局势的把握。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自信,很多事情就会失控,一个企业处于失控状况就谈不上发展。      把握机遇      在最初的6个月里,施正荣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建厂工作,他亲手绘制各式图纸。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期工程10兆瓦电池生产线和8兆瓦组件生产线的全部设备采购。就这样,他一笔笔地勾画出尚德公司迈向未来的轮廓。工厂建起来了,可生产线尚未投产。直至2002年12月以前,尚德一直亏损,最困难的时候,两个月都发不出工资。然而,他坚信生产线的设计和设备的造型是正确的。他每天都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为早日投产努力地争分夺秒。2002年7月,第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全部到位,他亲自上阵安装和调试设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冒着酷暑高温,忍着脚后跟的剧烈疼痛,从早上一直干到半夜12点以后,常常是无法支撑站立,几乎要晕倒。调试成功后顺利投产,其生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超过了当初他向董事会承诺的14%,达到了世界同行的先进水平。   当第一台设备顺利运转时,施正荣第一次看到了信任的目光。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施正荣紧盯海外市场,在国外一呆就是几个月。“从2002年3月到2004年年底,我只拿四分之一的工资。没钱买机器,就想办法改变工艺,买国产的二手设备。”当大把大把的订单从海外飞来时,施正荣知道,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市场的变化使尚德迅速结束了“创业阵痛”。2003年,尚德盈利90万美元,2004年业绩翻了20倍。从2003年到2004年,尚德3次扩大产能。2005年9月,尚德的生产能力已居世界太阳能行业第6位。   现在看来,施正荣一点都没错。在当时,尚德并非中国首家涉足太阳能行业的公司,但其他公司出于对太阳能前景的不信任,并没有下定决心投资扩张产能,等到市场突然膨胀之后,尚德已经成为后起之秀。提到这一段经历,施正荣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   华尔街每天都在不停地演绎着富豪和资本的神话。这一次,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