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材料(第三讲).ppt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材料(第三讲).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材料(第三讲)

* 第三讲 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依据 如前所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用语用字的现状也说明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这项工作呢?我们进行这项工作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积极 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既有法律方面的依据,又有理论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说是于法有依,于理有据。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依据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十九条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摘要)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摘要) 第九条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第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三条 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三)我国中央政府(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规定、标准(属于国家法规),如:《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文化部、文改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教委、国家语委 ) (四)我国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的有关规定、标准(属于地方性法规),如《河北省汉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条例》、《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江苏省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福建省推广普通话规定》、《成都市招牌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广西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地方性法规)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一) 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约定俗成”出自《荀子?正名篇》。原文是:“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意思是说,(事物的)名称没有本来就合适的,要由取名称的人来制定。制定了并形成习惯了就是合适的,违反了习惯就是不合适的。由此可见,“约定俗成”有两层含义,“约定”是“制定、决定(名称)”的意思,“俗成”指“形成习惯”。荀子的意思是先要制定名称,然后在使用中形成习惯。 荀子的意思是先要制定名称,然后在使用中形成习惯。那么,由谁来制定名称呢?荀子认为应该由“王者”即统治者、国家来制定(“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辩,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这就是荀子所说的“约定俗成”的本意。但是现在有的人在理解“约定俗成”时只看到了“俗成”的意思,把“约定”的意思抛开不管。这样一来,“约定俗成”就被解释成了“在习俗中自然形成”,由此而成为了某些反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人的一种理由。应该说,这种解释是不符合荀子的原义的。 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反映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规范观。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按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来进行这项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恢复了荀子本意的“约定俗成”可以成为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二)列宁的“交际工具”理论 1914年,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提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观点。这个观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工具能够取代语言在交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语言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它的职能。这个条件就是要使这个工具本身规范化。 *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